安徽盐企中盐东兴3个月遭江苏盐务局扣盐67次
而3月30日晚,泰州市盐务局盐政法制处处长王同银则给出不一样的说法:泰州市之所以对中盐东兴进行扣盐执法,是因为中盐东兴“没有在江苏省3月9日公布的一份跨区域经营食盐批发企业名单里”。盐企盐政“角力”,业内称缺乏权威解释
3月20日,中盐东兴官网发布声明,再次重申公司已取得食盐批发许可证,从2017年开始,通过自建销售网点销售食盐,并与物流企业签订了配送协议;对于江苏省盐务局内部通知将其定为“非法经营”企业的做法,将通过法律程序维护权益。
“如果盐业主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企业有异议的,那么他们完全可以走法律程序。”前述江苏省盐务局督查室王姓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强调,盐业体制改革并没有改变食盐专营制度,随着盐改的不断推进,盐业主管部门反而更需要注重加强盐政执法、保障食盐安全。“我们发现有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把食盐转卖给没有批发资质的企业或个人,这些企业和个人再进行无证批发等违法经营行为,这是制假贩假滋生的土壤,所以对违法经营食盐行为要从严打击、加大力度。”
事实上,自从2017年盐改以来,多个省市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在跨省销售经营过程中,出现被当地盐业执法部门扣盐的情况。
据央广网报道,监管部门查处的理由多集中在“外省盐企跨区经营不规范”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
对于查扣食盐的行为,盐企与盐政往往分歧较大。盐业管理部门认为被查扣的食盐生产企业在钻政策过渡期的空子,而食盐生产企业则认为,盐政打着执法的招牌,保护自己的地方利益。曾有省级盐业管理部门负责人甚至直言,省内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要想“走出去”,必然会遇到地方保护主义。
中国盐业协会秘书长宋战京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曾表示,盐改政策落地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与法律法规正在修订当中有关,“权威的解释现在目前没有,所以现在在这些问题上,就不好来断定说它是违规还是不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