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全球1.08亿人面临严重粮食问题
中国经济网纽约4月1日讯(记者 朱旌 汪璐)当地时间3月3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多家机构在布鲁塞尔联合发布了《2017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报告称,尽管国际社会为解决粮食不安全做出努力,世界各地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的人数还是出现大幅攀升。
报告指出,全球各地2015-2016年间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从8000万猛增至1.08亿,而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飙升之中,这种情况反映出受影响国家的民众在粮食生产和供应方面所面临的困境,而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包括冲突、当地市场食品价格空前高涨和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诸如干旱和不稳定降雨等极端天气条件。
报告认为,在十个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中有九个是由内部冲突所驱动,充分说明了和平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多个机构合作开展的中立分析研究,该报告以更加及时、全面和协调的方式,促进就应对粮食危机做出更加有效的知情规划和决策。
报告称,对人道主义和御灾能力建设援助的需求今年将进一步升级,原因是南苏丹、索马里、也门和尼日利亚四个国家面临饥荒危险。由于广泛的粮食不安全而需要大量援助的其他国家还包括伊拉克、叙利亚、马拉维和津巴布韦。报告强调,若不采取及时和实质性的行动拯救民众的生命并将其从饥荒的边缘拉回来,这些国家的粮食安全形势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继续恶化。
粮农组织总干事达席尔瓦表示:“如果我们任情况恶化,人力和资源方面的成本就会增加。我们可以防止人们死于饥荒,但如果不加大工作力度来挽救、保护和投资于农村生计,数以千万计的人口仍将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库桑指出,超过1亿人受粮食不安全的威胁,这一数字令人深感担忧,这是冲突和气候变化带来的苦难。饥饿加剧了危机,造成了更严重的不稳定和不安全。今天的粮食安全挑战将成为明天的安全挑战。她说,全世界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和时间赛跑,拯救千百万处于饥饿边缘人的生命和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