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的消费观
自媒体“英国报姐”拥有1400万粉丝和订阅用户,今年刚开始做内容付费,徐申是新加入团队的合伙人。在他看来,95后能成为商业变革的新动力就在于其四个特质:生活移动化、偶像平民化、精力碎片化、付费常态化。这些特质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塑造的。智能手机是95后最亲密的伙伴,入侵了他们日常生活的各大场景,并提供海量娱乐和生活方式。这种不分场合的朝夕相对让95后放心的在手机上花钱,而移动支付的便利让这种信任直接兑现成白花花的银子,网络付费成为了一种常态和习惯。
徐申还提出,和上代人不同,95后很乐意为网上的虚拟产品买单的:“在上一个世代的理解,我付出的钱要换取商品的,他们还是一个钱和商品交换的一个定式思维,可是95后更愿意为虚拟的商品,去为知识买单,为附加值买单,就拿在kindle上买书来说,我儿子愿意买kindle上的数字书,但我有时候还会犹豫要不要买。”
这帮网络达人从小就在网上获取知识、内容、品牌和附加值,对虚拟商品早已见怪不怪,成长为消费超前的先锋青年。徐申对此感到庆幸,在他看来,这让内容生产者获得了尊严,也有了持续生产的动力。
95后们很愿意为自己的心头好买单,表情包、网文成了能赚钱的东西。
表情包在95后社交中形成产业链
这年头,不发几个表情包都没法好好聊天。
95后很洋气,他们早已不屑发充满老年气息的祝福图和静态的JPGE,他们追求的是够“魔性”,会动的表情包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无论是那只贱萌的柴犬,丧丧的悲伤蛙,还是笑到模糊的头像、网络热词的植入。表情云联合创始人尹家鸣在沙龙上对此解释说:“95后之所以痴迷于表情包,是因为他们所面临的信息和内容是空前丰富的,但这些信息却被各种产品或形式分散在各个角落。而表情包是一种GIF动图,它比普通图片更生动,也比视频更精简地将零散的信息高效地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