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教育文化

新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對“文化大革命”编写有變化

来源:中青在线  发布时间:2018-02-09 18:46:25

    资料图:学生展示教材。张云 摄  

  人教社:统编历史教材对“文化大革命”有专题讲述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记者胡浩)针对近日网上关于新版历史教科书删去“文化大革命”一课的传言,人民教育出版社10日晚间回应称,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专题讲述了“文化大革命”,将在2018年3月春季学期投入使用。

  人教社表示,统编历史教材按照新的编写体例,在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中,将“文化大革命”单独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重点讲述,分六段全面系统讲述了“文化大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危害等。    

      历史教科书删除“文化大革命”?出版社深夜回应!

 

       发布时间:2018-01-13 12:09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共青团新闻联播

  主播君的话:

  近日,有人在网上发帖称新版历史教科书删去了“文化大革命”一课,引起网民关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1月10日深夜,人民教育出版社作出回应:实际情况是,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专题讲述了“文化大革命”,将在2018年3月春季学期投入使用。

  相关新闻

  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应,统编历史教材按照新的编写体例,在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中,将“文化大革命”单独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重点讲述,分6段全面系统讲述了“文化大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危害等。

  主要内容是,第一段讲“文化大革命”发生的背景;第二段讲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揪斗,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第三段讲老一辈革命家对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第四段讲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第五段讲粉碎“四人帮”和“文化大革命”结束;第六段讲“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需要我们反思和总结。

  实际上,对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学者的关注,很多人都表示要客观地对待这段历史。

  学者观点

  历史学者张鸣:应该让“文革”史进入教科书

  历史的真实,是人类重建未来的基石,“文革”历史的真实,则是中国告别“文革”的起点。

  执政党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这段历史意味着什么,对于这个民族,对于每个老百姓,特别是对于执政党而言,是何等的灾难。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绝不可能通过封存一段历史,就可以忘却掉这段历史,然后还可以让这段历史不再重演。

  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必须反复告诉我们的后代,曾经发生过什么。它们不应该是教科书上轻描淡写的段落,而应该是整个民族,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对历史知之不多的年轻人,必须了解、反思和直面的过去。

  当然,真正吸取“文革”的教训,还有待于深入细致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在中国,因为人为的中断,已经相当荒芜了。当务之急,是马上动手充实我们的教科书,把现有研究已经证实了的“文革”的灾难,原原本本告诉后代,不要只是抽象的几句话,而是有血有肉的历史描绘,有具体数据的历史事实。同时,重启“文革”的研究,开放“文革”的文化讨论和艺术再现,不要让我们的后代,再误以为“文革”是一种美好的经历;让很多对“文革”怀有理想化情结的人们,逐步认清“文革”的真面目。

  单仁平:“文革”已被彻底否定

  “文革”已被彻底否定,在中国“文革”不能也不会卷土重来。

  “文革”在中国不可能重演。十年浩劫给中国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失,也让许多中国人留下了永久的人生伤痛。……彻底否定“文革”,有助于中国社会对各种失序的危险保持高度敏感和警惕。

  最近这些年,不少发展中国家持续发生内乱,但却难以撼动中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革”的惨痛教训给中国人带来了某种“免疫力”。没有人比我们更害怕动荡,没有人比我们更渴求稳定。

  “文革”那一页彻底翻过去了,改革开放的大跨度前进把中国带到全球化的前沿,我们一心一意做实事,创造了与外部世界相比的赢局。而把发展放在中心位置,是最基本的历史经验。

  我们早就对“文革”说拜拜了,今天可以再说一遍,“文革”不能也不会卷土重来。中国今天的格局中已根本不再有“文革”的位置,关于它是否会重演的争论,答案是非常明确的。计算机联网的时代,何须担忧算盘会不会涨价。中国人的集体思维升华了不知几个维度,人们绝不会允许“文革”那一套再追上来纠缠我们。

  冯骥才:《历史永远是活着的》

  黑暗本身是变不成光明的。我们从悲剧的历史中能获取的只有真正的认知,警戒今天,告诫未来。

  我的历史观首先是活着的。历史不仅存在于文献或史书中,在博物馆内,在一天天远去而逐渐模糊的岁月里,也存在我们的观念、话语、行为、习惯和下意识中,不被我们察觉。

  比如“文革”的否定一切、怀疑一切、斗争哲学、破坏欲、非理性的盲从、躁狂症、反文化及反文明,在当今充满博弈和网络化的时代,不是依然在被表现、演绎和“传承”着吗?不是叫我们忽然感觉似曾相识、甚至还会被我们自己不经意地表现出来吗?

  不管什么样的历史,只要正面和诚实地面对,本质地去追求,科学地去认识,负面的历史就会成为未来有益的告诫,成为我们自信的根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文化大革命”的教育问题,你是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和主播君分享你的看法吧! 

  来源:

  综合整理:中国青年报:《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历史教材专题讲述了“文化大革命”》、《应该让“文革”史进入教科书》、环球网:《单仁平:“文革”已被彻底否定》、《历史永远是活着的---<一百个人的十年>新版再记》。

  编辑:陈凤莉 杨宝光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