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教育文化

去年48 万留学生回国 三成月薪不到 6000 元

来源:快资讯  发布时间:2018-08-25 00:31:47

   为丰富阅历而走,为家人团聚而归

      出国英美澳,回国北上广

      出国学商科,回国搞金融

      三成海归月薪低于 6000 元

      5% 海归选择创业 ……

      以上是根据大数据总结出的留学生群体画像。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达到 48.09 万人,1978 年至 2017 年底有共计 313.20 万名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留学生人数的 83.73%。

      大量留学生回国,他们是一群怎样的存在?定居在哪些城市?从事哪些行业?收入情况如何?近日,智联招聘与全球化智库(CCG)联手发布《2018 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就以 "90 后 " 为主的新生代海归群体在留学前后的发展变化、就业和创业等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基于对 2190 份有效问卷的分析而成,从样本特征来看,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男女占比分别为 47% 与 53%;出生年代集中于 1985-1995 年区间;未婚群体占比超过四分之三。

       为丰富阅历而走,为家人团聚而归
      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留学生对于出国留学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调查数据显示," 体验他国文化、生活,丰富个人阅历 " 是海归群体选择出国留学的主要原因,占比达到 76%。此外," 磨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 和 " 国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 " 也是重要原因,分别占比 52% 和 51%。另有 33% 的人选择 " 海归回国发展更有竞争力 ";因 " 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竞争激烈 "、" 计划未来在国外发展 " 选择出国留学的比例相对较低。
      "方便与家人、朋友团聚 " 继续成为海归群体选择回国发展的首要原因,有 67% 的海归选择了这一选项;其次," 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好 " 以 40% 的比例位居第二。在逆全球化势力加剧和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的背景下,因 " 国外的经济、政治或社会环境不利于留学生发展,如工作和移民政策 " 选择回国的海归占比达到 27%。此外," 对中国文化和美食的眷恋 "(23%)、" 所学专业在国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4%)等因素也在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中有一定影响。
       出国英美澳,回国北上广
      留学生最爱去哪些国家?从最近一次留学国家 / 地区分布占比情况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是海归群体留学的主要国家,占比分别为 19%、18%、10%、10% 以及 8%。
      "海归 " 们喜欢定居在哪个城市?调查显示,从海归群体的现居住地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海归群体迁入数量分别占海归群体总量的 12%、8% 和 6%,是省市间海归人才竞争中的受益者;而黑龙江、山西、河南、河北和湖南流失比例较大,分别为 81%、60%、58%、49% 和 46%,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 " 人才大战 " 中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什么是海归群体选择定居城市的核心因素?调查显示," 经济发展快 " 是首要因素,其次 " 国际化程度高 "、" 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强 "、" 产业基础好 " 也是海归群体较关注的要素。

       出国学商科,回国搞金融
       在最近一次留学中的主修科目中,经济学与商学类占比最高,达到 43%。其次,分别是艺术与人文科学(14%)、工程学(10%)、计算机科学(5%)、管理学(5%)、社会科学与公共卫生学(4%)、及语言学(3%)。在主修科目的数据中,除经济学与商学类男女比例接近之外,其他主修科目因文理区分在男女比例的分布上差异明显,文科类专业(如艺术与人文科学、语言学等)女性占比高于男性,而在理工科类专业上则男性比例较高。
       在海外获得最高学位 / 学历中,海归群体获得硕士学位的占比最高,达到 56%,其次是学士学位,占比 38%。此外,博士学位、专科和其他占比均在 2% 左右。在获得学位 / 学历层次的男女占比分布上,学士与博士学位男性比例较高,硕士学位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相比 2017 年调查结果,获得学士学位的海归比例上升了 7 个百分点,获得硕士学位的比例则下降了 6 个百分点,出国读取本科的留学生越来越多。
       海归群体职业发展情况数据显示,72% 的海归处于就业状态,16% 的海归正在求职,5% 的海归正在创业。其中,创业比例男性高于女性 2 个百分点。

      从海归从事的行业来看,金融业、信息传输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教育、批发和零售业、文化 / 体育和娱乐业排名靠前,所占比例分别为 14%、13%、12%、11%、8% 和 7%。

      海归群体普遍认为当前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匹配程度不高。认为非常匹配的仅占 5%,认为匹配程度较好的占比 23%,认为匹配程度一般、匹配程度较差和完全不匹配的比例分别为 34%、18%、20%。

       三成海归月薪低于 6000 元
       海归群体在国内就业方面存在的优势主要包括 " 语言及跨文化沟通能力强 "、" 具有国际视野 " 和 " 生活适应能力强,更加独立 ";而 " 不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 " 则是海归群体在国内就业的主要劣势。

       在海归的税前月收入分布情况中,近七成海归税前月收入在 6000 元以上。但从单项对比来看,6000 元及以下群体占比最高,为 33%。相比 2017 年,海归税前月收入在 6000 元以下的比例下降了 12 个百分点(2017 年为 48%),同时,6001-8000 元、8001-10000 元区间均增加了 2 个百分点,10001-20000 元区间增幅高达 7 个百分点,海归薪资待遇有所提升。

       工作收入与个人期望相比,认为收入高于甚至远高于预期的海归不足 1%;仅有 19% 的海归认为工作收入基本符合预期;认为收入水平低于预期和远低于预期的海归占比分别为 49% 和 31%。

       综合来看,虽然海归群体的整体收入水平较 2017 年有所提升,但 80% 的海归认为收入水平低于预期的情况,较 2017 年 69% 的比例来看,海归群体收入与预期矛盾进一步加剧。

       留学成本回收方面,35% 的海归认为 4-6 年可以收回留学的经济成本,29% 的海归认为 1-3 年可收回成本,认为需要 7-10 年或 10 年以上收回成本的海归均有 16%,而认为 1 年以下能收回成本的仅占 5%。

      海归创业主要资金来源为个人存款

      调查显示,近半数海归的创业时间集中在 2017 年,创业行业的前三选择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7%),批发和零售业(15%)和教育(11%)。海归创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于个人存款和朋友亲威借款或赠款,占比分别为 72% 和 31%,国内风险投资来源占比 7%,银行贷款比例为 6%,国外风险投资占比为 4%。海归创业企业在当下尚未开始盈利的比例为 54%。

      海归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仍然是运行成本高,占比 56%;其次,对国内市场不够了解的比例达到 38%,融资困难的比例为 37%。此外,相关创业服务不到位、政府相关政策配套不齐、技术成果转化比较困难、国内研发水平尚不支持等也是海归创业的困难因素。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