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50位金牌选手保送清华北大
刘涵宇和竞赛教练肖什元、蔡涛
近日,一则“一条鲫鱼把50名高中生送进北大清华”的新闻刷屏网络。在前不久举行的第27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有50位选手脱颖而出,不仅拿到了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
更凭此获得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保送资格。由于在竞赛的实验操作中,涵盖了“解剖鲫鱼”这一环节,一时间,“成功解剖鲫鱼,保送清华北大”的话题也在网络走红,甚至有网友调侃称:“清华北大欠杀鱼大叔一张文凭”。
这一说法在生物学竞赛圈内引发师生极多不满,他们认为,这是对这场中学生权威赛事的误读。来自深圳外国语学校的2019届高三学生刘涵宇是前文的50名保送生之一,他认为,这种说法属于典型的断章取义,实际上该题在本次竞赛中的分值占比不到二十分之一。刘涵宇的教练、深外2019届高三级长蔡涛也表示,鲫鱼解剖一题并不如平常家里剖鱼,而是考察学生识别骨骼的能力,属于动物学的考察范围。大众不了解,所以才出现了误解。“一条鲫鱼上清华北大从自媒体吸引眼球的角度,从娱乐的角度也无可厚非,但从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尊重奥林匹克精神的角度,这样的标题和宣传很不严谨,会给生物奥赛这项广大中学生喜爱的益智活动带来误会。”
解剖现场还原:
按图找出五块鱼骨头,存在一定难度
据悉,生物竞赛分为理论考试与实验考试两大部分,而实验考试又分为四个板块--细胞遗传、分子生化、植物生物学与动物生物学。鲫鱼的解剖是本次生物竞赛实验考试动物生物学部分的其中一道考题。
蔡涛告诉记者,在实验考试动物生物学部分,解剖对象一般都是如蜜蜂,蚌壳,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像鲫鱼这样的脊椎动物考得少,所以平时学生训练得也少。但是考查所需要的操作能力和知识储备并没有简化,依然难度很大,需要系统的学习和培训。通过鲫鱼的专业解剖,骨骼识别,依然能够帮助大学选出生命科学理论扎实,动手操作娴熟的顶尖学生。
据刘涵宇介绍,试题给出了五块骨骼的照片,未告知名称和部位,学生需要根据其结构形状判断其属于什么骨骼,并据此判断其部位从而在给到的鲫鱼身上找到它们,完整解剖出这五块骨骼,并剔除无关组织,与标有编号的纸一一配对摆在桌上供老师评判。
“这道题有一定的考验,而我也在这道题上出了点小差错。”刘涵宇说,在解剖第五块骨骼时,自己判断其为鳃弓,便在取下了鲫鱼的第二鳃弓。可考试结束后,他与其他同学交流题目时才意识到,照片中给出的鳃弓其鳃耙十分明显,应为第一鳃弓。“不过好在这道题在整个考试甚至这一场实验中,所占分值都不算大,所以这题的失误并没有对我最终的成绩造成太大影响。”
实验考试长达10小时,有多项高难度试题
对于网上流传的“一条鲫鱼把50名高中生送进清华北大”的说法,刘涵宇认为,这属于典型的断章取义,是某些媒体为吸引流量而进行的“一叶障目”式宣传。
他表示,首先,该题在本次竞赛中的分值占比不到二十分之一。其次,就这道考题本身,它希望考察的是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对一名经验丰富的养殖业人员来说,杀鱼,说出每一部位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是基本技能;而对一名学习扎实的生物学学生来说,认解剖图、出每一部分的名称、起到的生理作用、生态适应特点以及其在各门各纲中的演化是基本技能。” 而在拥有这些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避免“纸上谈兵”尤为重要。
刘涵宇在五月份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考取广东省第一名并入选广东省代表队,以省队队员的身份拿到了本次竞赛的参赛机会。对他来说,参加本次比赛可以说是紧张而激烈,“比赛场上瞬息万变,尤其是实验考试,每一步操作都要细致准确,稍微出现一点失误便有可能使整个实验失败。”刘涵宇告诉记者,实验考试早上7:30便进入考场,直到下午5:50分才走出考场,这期间对精力的消耗是极大的。
实际上,除了解剖鲫鱼,实验考试中还存在许多高难度的试题。“还记得在细胞遗传实验中,我在去除四膜虫纤毛的操作上由于速度过快,导致四膜虫几乎全部死亡,而当我发现这一问题时,时间已所剩无多了。要是重新按给定操作步骤配制四膜虫培养液,则时间不容许;我只能果断凭感觉用先前的"半成品"重新配制了新的去纤毛四膜虫培养液,进行后续操作,最终挽回了这个实验。”
在本次生物学竞赛中,刘涵宇获得了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并被报送至北京大学。对于能够提前进入北京大学,他感到十分期待。
刘涵宇
学霸其人:高中两年几乎没有周末和寒暑假
刘涵宇在学校成绩良好,从初中到高中都基本保持在年级前十名,平时对包括生物在内的自然科学都有浓厚的兴趣,喜欢思考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学习解答这些问题。
蔡涛告诉记者,竞赛学习时间很长,需要坚持两年,并且都是利用课余时间。为了准备竞赛,高中两年涵宇几乎没有周末,没有寒暑假。“这样的艰辛和强度,一般同学是承受不住的,而涵宇能够坚持下来,足见孩子的定力和韧性。”
除了学习,刘涵宇的兴趣爱好与课外活动也十分广泛:热爱阅读与学习,尤其喜欢学习历史;体育运动方面热爱踢足球,初中时担任过校足球社副社长,高中时也是足球社管理层成员;此外,他还有参与学生会,高二时担任过学生会外联部副部长。
在深圳外国语学校,他的高中生活十分充实多彩,课余喜欢和同学们踢球、喝茶聊天,也参加了不少校内举办的活动和比赛。“在深外,我感受最深的是身边同学们泉涌般的才华与全面的综合能力,能与这么多优秀的同学一起生活学习是一种很棒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