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教育文化

中国青少年兴起转发锦鲤求好运风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10-14 16:11:07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 宋宇晟)“转发这条锦鲤,好运不断,心想事成!”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句话经常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在这里,“锦鲤”已经不只是一种鱼,更是一种符号——它既可以是锦鲤,也可以是王思聪、杨超越、魏璎珞,或者最近的“信小呆”。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山东济南五龙潭中的锦鲤。梁犇 摄

  以“锦鲤”之名

  12日,#全国各地都在搞锦鲤#话题登上了热搜榜。

  这一波“锦鲤”热潮源自支付宝的一次转发抽奖活动——9月29日14:00整,支付宝通过官方微博发出了一条名为“祝你成为中国锦鲤”的微博。活动规则很简单,只要转发这条微博,就有机会成为“中国锦鲤”,拥有大奖。

  大奖有多大?微博发出一小时后,支付宝官方账号又在评论区追加了一张礼物清单。这张清单有点长,看完大概需要3分钟,而且还在不停增加。

点击进入下一页
支付宝微博截图。

  8天之后,在经过300万次转发后,大奖公布。一个微博昵称“信小呆”的90后女孩被好运砸中,此时的礼单已经被做成长达十几米的条幅。

  10月9日,“中国锦鲤”“信小呆”现身,“信小呆真人”的微博话题牢牢占据微博热搜榜第一。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中国锦鲤”“信小呆微博截图。

  此后,微博上各种以“锦鲤”为名的转发抽奖活动已经越来越多。

  于是,有账号“转发就送游戏礼品”;有账号表示,只要转发并关注,“你下半辈子的化妆品、护肤品、生活用品、什么品都被我承包了”……

  社交媒体上,一边有网友积极转发锦鲤,另一边不少网友开始反其道而行之——发布诸如鱼叉、渔网等“反锦鲤”图片,并配文“全国各地都在搞锦鲤,没有一个抽中我”……

  作为鱼的锦鲤

  在网络时代之前,作为鱼的“锦鲤”在真实的历史中其实已被赋予很多鱼之外的涵义。

  在中国的典籍中,不难找到带有神话色彩的相关传说。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记载了鲤鱼驮人升天成仙的传说,将鲤鱼作为仙人的坐骑,东汉的《三秦记》已有鲤鱼跃龙门的故事。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山东章丘某公园内的锦鲤。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梁代陶弘景认为,鲤“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可见当时的鲤鱼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至唐代,“锦鲤”二字开始出现在诗中。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黄滔《成名后呈同年》中都出现了“锦鲤”。鲤鱼成为可供欣赏的品种。

  需要说明的是,诗句中的“锦鲤”一般认为指“鳞光闪烁的鲤鱼”,并非今天我们看到的现代锦鲤。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黑天鹅与锦鲤鱼朝夕相对,和睦相处。 李木生 摄

  现代锦鲤诞生于19世纪的日本,祖先应是原产于中国的鲤鱼。

  由于鲤鱼本为黑色,因变异而颜色艳丽、带有花纹的鲤鱼颇为少见,当时人们将这种鲤鱼称为“神鱼”,后来又衍生出“变种鲤”“色鲤”“花鲤鱼”“模样鲤”等说法。

  有文章考证,日本人兰木五助1889年培育出现在红白锦鲤的原种。此后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养殖,反复作交配、改良,锦鲤的色彩愈发丰富绚丽,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中国红鲤鱼、金鲤鱼的色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锦鲤开始成规模进入中国。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锦鲤。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锦鲤的“信仰之跃”

  虽然现代锦鲤进入中国的时间不过几十年,但近几年间,“锦鲤”迅速与网络上的“祈福”“转运”结合,成功变身为供网友转发的“吉祥物”。

  今年2月发表在《新闻研究导刊》中的一篇论文统计,在微博指数页面以“锦鲤”为关键词检索,发现涉及此话题的人群年龄分化明显:12-34岁的用户占87.62%。

  文章将这种被称为“日常迷信”的“在线祈愿行为”看做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化现象,并认为这呈现出明显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当锦鲤成为一种“转运符号”,它开始成为网上的一张张图片。各种冠以“锦鲤”之名的“转运”图片出现。

点击进入下一页
网友制作的杨超越表情包。

  今年夏天,杨超越一度成为网友口中的“锦鲤”。这位出现在网络综艺节目中的女孩因各种“心想事成”而被网友列入“锦鲤”的名单。

点击进入下一页
网友制作的魏璎珞表情包。

  当《延禧攻略》热播时,女主角魏璎珞也因在剧中一路“打怪升级”而成为当时的社交媒体上热捧的“锦鲤”。

  社交媒体上甚至出现专门发布“转运”图片的账号。微博上一个所谓的“星座命理博主”账号直接就叫“锦鲤”,其发布的内容就是各种“转运”图片,还都能收获不错的互动。

点击进入下一页
微博截图。

  大多数人并不当真,只是借网络的平台表达自己的愿望。比如这位“六级没过”的朋友,虽然知道“垂死挣扎”没什么用,但依然坚持在转发“锦鲤”。

点击进入下一页
微博截图。

  但当信小呆转发锦鲤真的奏效时,好像又有了新的烦恼。今天,你转发的锦鲤起作用了吗?(完)

 

这两天刷屏的锦鲤是怎么与好运挂钩的
快去花港观鱼吧那儿有一堆美丽的活锦鲤等你亲近

  给三年前的自己发一条短信,你会说什么?

  我会告诉三年前的自己,把微博名改成“信小呆”。

  是的,就是那位传说中的“中国锦鲤”——这位IT女工程师,以超越300万人的运气,成功获得160余个全球品牌提供的新款手机、购物免单、豪华邮轮旅行等超级大礼包,甚至这张长长的礼物清单还在不断加码,羡煞旁人。

 

 

  自“信小呆”中奖后,她的每一条微博的转发量都以万计数,转发内容也几乎都是“转发锦鲤”,人们试图分享她的超级好运。而在此之前,被“幻化”成锦鲤的是杨超越,也是引发了一波“转发有好运”的热潮,至今绵延不绝。

  那么,除了转发,想沾沾锦鲤运气的我们,还有什么招数?去杭州的花港观鱼啊!对着满池的锦鲤发呆,吸点空气中有点潮湿的祥气呀。

  锦鲤为什么代表了吉祥

  锦鲤诞生于日本,但是锦鲤的祖先,是中国北方常见的食用鲤,而鲤鱼的原产地正是在中国。其实,锦鲤的吉祥之意,也和中国的鲤鱼有关系。

  比如,在西汉初年的《列仙传》里,就有捕鱼人子英被鲤鱼驮着升天成仙的传说。另一本《三秦记》中的叙述就更厉害了:“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这也正是中国古老传说“鲤鱼跃龙门”的由来。

  其实,从原始社会起,人们就开始了对鱼的崇拜。仰韶文明的发源地西安半坡遗址,曾出土大量以鱼为纹样的彩陶,最著名的就是人面鱼纹彩陶盆。

  到了春秋时期,鲤鱼已经非常受人欢迎和喜爱。孔子的儿子之所以叫做孔鲤,就是因为在他出生时,鲁昭公赐予孔子一尾鲤鱼,孔子感到非常荣幸,就给儿子起了这个名字。

  从汉代开始,鲤鱼不仅成馈赠佳品,还显得非常有文化格调。汉代蔡邕《饮马长城窟行》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古人的这种“腹中寄书”,跟如今转发锦鲤时配上一些转发语不谋而合,这也是所谓“鱼书”的由来。

  在唐代,鲤鱼被奉为国鱼,禁止捕杀。一方面由于唐代国姓“李”与“鲤”同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二者相加,鲤鱼到达鱼之巅峰。

  锦鲤和日本的渊源很深

  说回到现实世界的锦鲤,其实它们是基因突变的产物,是由鲤鱼变异而来。

  鲤鱼的原产地在中国,后传入中亚细亚,一千多年前传入日本。

  19世纪初,在日本新泻县中区附近的村乡,有养殖者发现食用鲤突然变异,鱼身上出现了色彩,于是日本人对变异的鲤鱼反复作交配、改良。在大正六年(1917年),广井国藏培育出了真正的、也是最原始的红白鲤。

 

 如今的锦鲤,色彩更为丰富绚丽,这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养殖才形成的,与那些看上去黑乎乎的“老祖宗”鲤鱼比起来,早就不是一家人了。

 

  更为难得的是,一般的观赏鱼都是单一的花纹,没有变化,比如在中式园林池塘里经常能看到的红鲤鱼、金鲤鱼,而锦鲤色彩多变,甚至没有完全相同的花纹。

  锦鲤具有红、白、黄、紫、黑、金、银等多种色彩,可媲美锦乡绸缎。而锦鲤在生长过程中,随鱼体大小和环境变化,身上的色彩和花纹还会有一些改变。因此,每个人偶然看到的锦鲤,都有可能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

  花港观鱼里藏着好多大锦鲤

  前天上午,钱报记者来到花港观鱼。秋风乍起,细雨飘摇,两个观鱼池的能见度,都不算高。

  一眼能看见的,是花港观鱼里最主要的观赏鱼类红鲤鱼、红鲫鱼——每个鱼池里大约有上万条,东一簇西一簇,红红的一片,看上去喜气洋洋。

  如果低头耐心看,就会慢慢发现,在比红鲤鱼们更低的水位,慢悠悠游过一两条不一样颜色的鱼——它们就是锦鲤。

  锦鲤常常比红鲤鱼、红鲫鱼要大几号,但别看它们块头大,同在一个池子里,锦鲤也不会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据说,锦鲤还认得主人,能亲近到从人们手中取食或任人抱起;当主人沿池边巡视时,它们常跟在身后将头露出水面,样子非常憨厚可爱。

  锦鲤的世界如此和平而美好,自然也是长寿的,平均年龄可达70岁,而日本记载最长寿的锦鲤活过了200岁。因为寿命长,锦鲤还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又称“祝寿鱼”。而且锦鲤生长速度快,平均一岁鲤长10-20厘米,二岁鲤24-30厘米,三岁鲤37-40厘米,五岁鲤45-50厘米,十岁鲤55-70厘米。

  如果是在光照时间较长的中国南方,锦鲤生长得更快。据日本资料记载,有长达150厘米、重量超过45公斤的超级巨鲤。

  那么花港观鱼里,哪条锦鲤才是老大?

  花港观鱼园林科技科的章亮说,那条“老大”大约有40厘米,生活在那块乾隆题字“花港观鱼”石碑后面的古方池里,“是一条金灿灿的鱼,今天下雨,躲起来了。”

  锦鲤之美是很动态的。它们悠哉悠哉的姿态,能让人忘却一切尘世烦恼。强烈推荐,趁着秋高气爽的日子,去花港观鱼发呆看锦鲤。

 

  章咪佳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