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医药安全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拟申请筹建

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官网  发布时间:2019-11-21 18:44:52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可行性论证会和建设工作汇报会在2019年11月1日和11月4日相继召开。如果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获批成立,也将成为继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之后,又一所以国字号科研院所命名的重量级大学。

  11月4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工作汇报会上,教育部原副部长、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主任张保庆就大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筹建申请工作组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申请工作流程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与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指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将“以复合、传承、研究、引领为办学关键词”,医教、科教、产教相结合,中医中药相融合、中医西医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传承型、科研型的具有人文素养的国际化中医药人才”。
  此前,在11月1日召开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可行性论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石鹏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处长周景玉,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拥军,以及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湖北、江西、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多名老校长出席会议。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官网报道,与会专家认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定位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强调中医思维,对新时代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且非常及时,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同时,与会专家从办学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事实上,中国中医科学院曾因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而备受关注。作为研究中医药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拥有屠呦呦研究员以及一批院士队伍等高层次人才。
 
 
 
 
  中国中医科学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以中医药科学研究作为中心任务。始建于1955年,前身为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1971年与北京中医学院合并,更名为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12月举行五十周年院庆时,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
  目前,中国中医科学院下设17个科研单位、6家医疗机构、1个研究生院、2家分院、以及2家制药企业和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杂志社等单位。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及1个独立设置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国中医科学院官网称,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以来,产出众多科研成果,包括国家科学技术奖高达57项,其中被誉为中药科学研究丰碑的青蒿素和双青蒿素研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