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下的钢铁重镇河北迁安:环保人员进驻企业 凌晨突击检查
抑制扬尘也是防控雾霾的手段。然而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木厂口镇和沙河驿镇的道路上,发现个别路段还存在扬尘现象。某村地处运输车通勤频繁的卑杨路附近,路上只要大车经过就会扬起团团尘土,路旁的绿色植物上披着一层厚厚的灰,没有被扬起来的尘土上压着黑色的渣子。村庄里一位农妇指给记者看紧邻她家房屋的焦化厂,焦化厂地势高,从这里排出的工业废水,沿着土坡流过村民的房前。
记者在附近村中走访发现,大多数人家的大门都上着锁,这些人已经搬到距离村里5分钟车程的社区楼房居住。尚且留在村中的村民——60多岁的李明华(化名)指着灰黄色的空气说:“我们这儿总这样”。
据知情人士介绍,迁安6家重点管控的焦化企业有1家已经关停。“焦炭是580元一吨,原料是600元,企业是负债生产”。
不仅是焦炭行业遇冷,钢铁厂的日子也不好过。松汀钢铁有限公司的工人李雷(化名)已经7个月没领到工资了。松汀钢铁有限公司11月14日宣布停产,8000余名员工全部“放假”,李雷选择离开迁安自谋出路。
而木厂口镇村民洪宇(化名)还在等待去另一家钢铁厂上工的通知。小洪二十多岁,还没说上媳妇,也没工作。上午10点多钟,记者敲开他家房门时,小洪刚起床。
屋内一个昏黄的电灯泡挂在房梁中间,南边是一排土炕,炕角放了一台油腻污黑的电脑,他平时就坐在布满斑渍的床单上,靠视频聊天打发时间。
前不久他刚刚通过一家工厂的考试,“但得等他们裁掉老人才能让新人上班”。因为钢铁行业不景气,像这样能发得出工资的钢厂不得不用起薪低的新人,以压缩成本。
洪宇的父亲也没有工作,为了节省家用,天天在离村不远的各条路上捡运输车颠簸掉下的焦炭块。常年累月,他捡回来的焦炭块在后院堆成了两座小山,“每一块都沾过手”。
“因为雾霾,环保人员已进驻企业”
“因为雾霾的原因,现在环保人员已经进驻到企业。”河北省迁安市某镇环保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唐山市政府网站公告显示,从12月8日20时起,全市由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三级响应升级为橙色预警二级响应,“请各单位严格按照《唐山市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响应预案》的要求,立即落实应急响应措施,努力减少污染物排放”。
12月9日17时,迁安市空气污染指数为380,属于严重污染级别。像这样的天气,迁安市环保部门采取“包企”的措施,环保部门会给每个企业派驻“责任人”,一般是两人一组。责任人主要负责监督企业生产排污是否达标,发现企业排污不达标,就立刻叫停生产。
9日,这位工作人员收到上级指示,从12时开始进驻企业。他被指派为所属辖区一家国营钢铁厂的环保“责任人”,一年内主要负责监察这家钢铁厂。“年初的时候就定了,每个人都要包企业,纸厂、铁厂等都要有环保人员进驻”,他所负责的钢厂已经“减半生产”。这样驻厂安排从2014年开始经常开展,重点监察的是辖区内的钢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