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环境保护

北京、黑龙江、内蒙出现极光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3-12-03 22:14:45

   12月1日晚,北京,黑龙江漠河、塔河等地出现极光,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近期还有吗?据了解,本次多地出现极光是因为地磁暴活动。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于11月30日发布大地磁暴预警,地磁活动将延续到12月2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片提供 郝大庆 安石春 王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片提供 郝大庆 安石春 王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片提供 郝大庆 安石春 王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片提供 郝大庆 安石春 王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片提供 郝大庆 安石春 王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片提供 郝大庆 安石春 王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片提供 郝大庆 安石春 王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片提供 郝大庆 安石春 王勇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12月1日20时到23时发生大地磁暴,我国多地出现极光活动,风云三号D星在太空清晰捕捉到此次极光活动的发生范围,优异的大气能见度使得远在北京的人们也能拍到极光。

SOHO卫星携带的日冕仪拍摄的日冕物质抛射过程。

  SOHO卫星携带的日冕仪拍摄的日冕物质抛射过程。

 

  极光是如何产生的?

  地球上大部分能量都来源于太阳,极光也不例外,其能量的来源也是太阳。太阳是一个时刻都在进行核聚变的巨大天体,除了给地球提供能量以外,核聚变还会不停产生大量高能带电粒子。这些物质喷涌而出,充斥在整个太阳系,被形象地称为太阳风。大家知道,地球磁场就如同盾牌一般,可抵挡来自宇宙的“千军万马”。

  因此,太阳风并不会直接吹到地球上,而是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围绕地球储存起来,当储存的能量饱和时,就会沿着磁力线跑到地球大气层,在与大气相互碰撞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获得能量并释放,这就形成了让我们大饱眼福的极光。

  由于我国地磁纬度较低,即便是较强的地磁活动发生时,也很难发生明显的极光现象。

  实拍极光。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涂尚睿拍摄。

 

  不过,极光发生的高度往往在100公里甚至是300到400公里的高空,如此高的高度,足以跨过上千公里的地平线,当遇到合适的条件时,也可能在我国极北地区(比如新疆、黑龙江的最北端地区)见到极光的。更令人兴奋的是,这次较之纬度更低的北京也有人拍到了极光。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表示,目前太阳活动较为频繁,未来还会出现极光活动。预计未来三天,太阳活动水平低到中等,有可能爆发M级以上耀斑。受CME持续影响,2日可能出现地磁活跃甚至小地磁暴,3日地磁活动平静到微扰,受冕洞和1日CME共同影响,4日可能小到中等地磁暴。此外,2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电离层天气可能出现中等扰动,3-4日电离层天气可能出现小扰动。

  此前,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预报,11月30日、12月1日、12月2日三天可能出现地磁暴活动,其中,12月1日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


  大地磁暴将产生哪些影响?

  在此影响之下,空间站可能因大气拖拽造成轨道高度下降,卫星导航设备误差增大,航空飞行将面临通信环境变差和跨极区辐射的双重风险,对于公众,尤其是信鸽玩家和极光爱好者,未来几天要时刻注意空间天气信息。

  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朱进表示,地磁暴会对短波通信等产生影响,但由于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对人体的影响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来源:中国天气网、新华社

  来源:中国天气网、新华社

 

  12月1日,北京部分地区出现极光

 

  本报讯(记者雷嘉)12月1日晚,中国国家地理频道官方微博、门头沟区政府官方微博先后转发摄影师或网友在北京怀柔、门头沟百花山等地拍到的极光。画面中,北京冬季的天际出现了浅红色至粉红色的极光,一时间在天文爱好者和普通网友中都引发轰动。据了解,极光虽然常见于高纬度地区,但如果地磁暴特别强,极光发生的范围会扩大,因此在北纬40度的北京看到极光也是可能的。这种情况十分罕见,近期再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极光常见于靠近地磁极地区的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高空,是一种绚丽多彩的等离子体现象。当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带电高能粒子被地磁场导引带进地球大气层,并与高层大气(热层)中的原子碰撞,就会造成发光现象,在夜间出现灿烂美丽的光辉。大多数极光出现于地球上空90至130千米处。

  由于近期出现的地磁暴活动,12月1日晚,我国北部的黑龙江漠河、大庆,内蒙古腾格里、根河等地都有网友拍到了美丽的极光,而这些地方都地处北纬50度左右。因此纬度远低于这些“冷极”的北京也能拍到极光,引发了关注。有说法称,这是有记录以来北京第二次极光影像记录,也是第一次全市大范围同时记录到极光现象。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中国国家地理转发的极光图片,是天文摄影师浦石12月1日19时52分在怀柔拍摄到的;@京西门头沟区发布的图片,则是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职工杨南当日19点57分在百花山西北部灵山方向拍到的。这两个地方当晚都符合海拔较高、暗夜环境极好、观测天气条件良好等条件。

  即使拥有漠河、根河等这样的“冷极”,我国的地磁纬度仍然不算高,即使是较强的地磁活动发生时,也很难发生明显的极光现象。但是,极光发生的高度通常在100千米甚至300千米至400千米的高空,当遇到合适的条件时,可以在我国极北地区看到,因此常有天文摄影爱好者冬季在漠河等地蹲守极光。那么,为什么此次极光在纬度仅有40度的北京被拍到?对此,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朱进表示,虽然极光常见于高磁纬地区,但如果地磁暴特别强,极光发生的范围会扩大,赤道地区都能看到极光。因此在北纬40度的北京地区看到极光是可能的。

  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近期大地磁暴活动持续到12月2日。在此影响之下,空间站可能因大气拖拽造成轨道高度下降,卫星导航设备误差增大,航空飞行将面临通信环境变差和跨极区辐射的双重风险。对于普通公众,尤其是信鸽玩家和极光爱好者来说,未来几天要时刻注意空间天气信息。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