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环境保护

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迫在眉睫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6-09-25 20:23:15
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而作为农产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源头——土壤污染,却常常被人们忽视。

  他把这比作一个“管涌”,如不加以控制,未来很可能发展成为“溃堤”——爆发大面积的土壤污染,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问题。

  周珂认为,“由于对土地拥有的是有期限的使用权,有些农民对土地是掠夺式经营,不注重保护土壤质量”。

  耕地之外,城市地区的土壤同样未能幸免。

  《公报》披露,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等地块及周边土壤超标率均在20%以上,最高达36.3%。

  “城市中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污染场地,是因为在工业结构和城市用地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城市众多高污染工业企业关闭、搬迁。”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陈德敏教授说。

  据悉,2007年1月,原属武汉市农药厂的武汉赫山地块,在施工时有工人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后获救。

 

  在城市化进程中,国外城市也曾发生“毒地围城”的困局。美国拉夫运河小区中毒事件是一个经典案例。拉夫运河原为工业废弃物垃圾场,在被填埋覆盖后开发成住宅和学校。调查发现,在1974至1978年间,拉夫运河小区出生的孩子56%有生育缺陷,妇女比搬进来之前流产率增加了300%。

  陈德敏向大会提交的一篇论文提到:“由于我们对所住社区用地的历史数据几乎一无所知,导致了一个可怕的现实——虽然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垃圾场旁边,但我们可能正居住在比垃圾场更具危害的毒地之上。”

  现行标准不尽完善

  土壤严重污染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个不尽完善的标准体系。

  会议当中,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一案多次被提及。2016年,这一震惊国人的事件导致该校641名学生被送医检查,个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的源头——与该校一路之隔的原化工厂旧址,成为建设用地原本就不在该标准适用范围之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