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食品安全

29岁西安小伙在巴黎开店卖擀面皮:60元一份

来源:华商报  发布时间:2016-09-26 23:49:34

成立了公司不愁销路愁生产能力

由于生意火爆,2014年他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小作坊变成了现代化的生产线。结果当年的营业额轻松上了100万元。杨阳的食品公司主打陕西小吃,其中擀面皮是拳头产品,占到销售总额的80%。如今企业安排了150人左右的就业,其中生产车间就有120人。其余30人为网络电商销售团队。

杨阳说自己也没有想到,“擀面皮生意也能做到今天这个样子”,仅他的企业每天就有2万包擀面皮发往世界各地。最远的网购消费者为美国唐人街的华人,日本、马来西亚的订单也隔三差五接到不少。

在国内许多行业都发愁销路不畅的当下,杨阳说他如今最大的压力是生产能力跟不上,擀面皮供不应求。“最近正在和另外一个食品厂谈合作,我的目的是让岐山擀面皮成为真正的产业。”

擀面皮最早是嫔妃们的“特供”

在岐山县,正在通过擀面皮创业的还有34岁的王茂。“擀面皮这个小吃,还是我王家祖上发明的!擀面皮的鼻祖在我的家乡八亩沟,”3月9日,王茂对华商报记者说。

据岐山文史资料记载,岐山擀面皮最初源于康熙年间。当时岐山八亩沟人王同江在皇宫当御厨,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在烹饪实践中摸索制作出这道美食,深受皇后嫔妃们的喜爱。在京城仅作为御膳,秘不外传,故取名“御京粉”。

晚年的王同江,告老还乡收徒传艺,从此,这道宫廷小吃传入民间,成为如今家喻户晓的西府名吃。由于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有一道擀制的工艺,故而人们更喜欢称御京粉为“擀面皮”。

王同江的后代王茂,大学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到青岛威海等地打工多年。多次创业尝试都未能成功,灰心丧气之际,王茂很不情愿地重操祖业在县城开了家面皮店。由于他们家的面皮打的是“岐山八亩沟擀面皮”招牌,生意竟出乎预料的红火。不仅当地和周边县城的人纷纷慕名来吃,县城许多饭店也找上门来批发擀面皮。

王茂的擀面皮生意如今正在从个体户向公司化转变。他的团队有8个人专门负责在车间生产制作,每天的产量约1600份,一半批发给当地饭店和自己的门店销售,另一半则用真空包装后,通过电子商务发往全国各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