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收藏

这位伟大画家把妻子画得面无表情 把自己画成幽灵

来源:新浪上海  发布时间:2017-10-25 20:07:16
委拉斯开兹(Velázquez):《小丑》(1645)委拉斯开兹(Velázquez):《小丑》(1645)
《阿希尔?昂珀雷尔》(AchilleEmpéraire,1867-1868)《阿希尔?昂珀雷尔》(AchilleEmpéraire,1867-1868)

  这幅作品创作于1867-1868年,是塞尚的第一幅伟大作品,那时的他还是一位处于学习阶段的准艺术家。然而这幅作品已远远超出技术层面的要求,它意义深远,讲述了人性的孤独与脆弱。昂珀雷尔像国王一样靠在他的椅子上,悲喜交集。这幅作品呈现了一个不安而又强大的现代社会自我形象。

  擅长用敏感诊断出现代社会的不安是塞尚肖像画之所以出众的原因所在。在他1866年给朋友安东尼·维拉布瑞格(Antony Valabrègue)刻画的肖像里,画面主人公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外在的空间,好像陷入了某种精神错乱。塞尚巧妙地运用流行于19世纪的黑色服装以提升忧郁气氛,将他的创作对象安置在一个暗淡的空间里。

《安东尼?维拉布瑞格》(Antony Valabrègue,1866)《安东尼?维拉布瑞格》(Antony Valabrègue,1866)

  这不禁使我们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evsky,俄国作家),不过更恰当的联想应当是作家左拉。左拉1867年的杰作——《泰蕾丝?拉甘》(Thérèse Raquin)中荒凉的荒诞主义风格至今为人唏嘘,这是一种最无情、最不可宽恕的黑色恐怖,而且是完全现实主义的。塞尚与左拉亲密的朋友关系能让我们理解,为什么从他的第一幅肖像画开始,塞尚对人性的不安与脆弱便有着如此深刻的体悟。

《戴圆顶礼帽的自画像》(1885-1886)《戴圆顶礼帽的自画像》(1885-1886)

  最后,塞尚把最无情的目光转向了自己。在他的自画像里,他陷入了一种无尽的自我审视。他在寻找什么?他自己,他的真实身份。然而他总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以为自己抓住了它,而它却溜走了。塞尚始终无法确定自己究竟是谁。

  在1885-1886年的自画像里,塞尚戴着一顶高大的圆顶礼帽从侧面看向我们,好像是刚刚转过身来并发现了自己。他看起来并不高兴,整幅画面的风格强烈、坚实,画中人物几乎如雕塑一般。然而塞尚真的看到了他所看到的吗?他十分不确定。

  还有一幅自画像是塞尚于1885年根据1872年拍摄的照片创作的。然而塞尚是否能够确定他和13年前照片中的那个人是同一个人?他似乎远未信服。那么,“我”究竟是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