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收藏

齐白石大展:虫虫总动员

来源:和讯网  发布时间:2015-10-10 23:37:31

2015年9月6日-10月7日,“可惜无声——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之二”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

2015年9月6日-10月7日,“可惜无声——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之二”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

2015年9月6日-10月7日,“可惜无声——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之二”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

   

2015年9月6日-10月7日,“可惜无声——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之二”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

 

  摘要: 这个秋季,一场集结了9家艺术机构收藏珍品的展览“可惜无声——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二)”正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有人说这是一场属于齐白石的“虫虫总动员”,确实,200余幅画作中,蜻蜓、蝴蝶、蚂蚱、知了……30多种“齐氏”昆虫来了一次最大规模的组团亮相。

  纸间工虫,可惜无声。栖身于画中的小东西与真实草虫大小相近,似乎只需些许声响就会倏然逃走,这样的绘画功力相信世间唯有齐白石。在他创造的草虫世界中,写意和写实完美结合,所画之虫活灵活现,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说,画虫子,他是最牛的。

  这个秋季,一场集结了9家艺术机构收藏珍品的展览“可惜无声——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二)”正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有人说这是一场属于齐白石的“虫虫总动员”,确实,200余幅画作中,蜻蜓、蝴蝶、蚂蚱、知了……30多种“齐氏”昆虫来了一次最大规模的组团亮相。

  他画虫牛过古人

  中国历代都不乏擅画草虫的名家,工笔如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北宋赵昌《写生蛱蝶图》;写意如清代八大山人《瓜果草虫图》,华嵒《荔枝天牛图》……他们或擅工笔,或重写意,很少像齐白石那样将工笔与写意如此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生动简洁,令人叹为观止,齐白石的草虫既来自于儿时的记忆,更来自于细致入微的观察,这是决定他的草虫与众不同的内在因素。据闻,齐白石曾立下豪言:“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他笔下小虫有着脆弱的躯干、倏然即失的灵动。在他画作中呈现的工笔草虫,不仅有浓墨重彩的大写意,也有细致入微的精细描写,可谓是写意和写实的完美结合。更为难得的是,这些曾在古画中仅为花草点缀的草虫,在齐白石的画中成为真正的主角与视觉中心。画作兑现了承诺,在齐白石创造的草虫世界中,这些最易被人们忽略的小东西或与鲜花为伍,或与同类嬉戏,鲜活画面就此定格。不得不说,齐白石画虫犹如神来之笔,牛过古人。

  到底多牛有数据

  大师到底有多爱虫?据统计,齐白石草虫画共有598幅。其中一只虫的高达522幅,其次还有两只,三只,四只和五只的。虫子越多越是稀少,越是奇货可居,越是难得一见。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吕晓透露,北京画院“藏有齐白石草虫作品295件,涉及昆虫22种”。

  此次展览的主题出自一套创造了齐白石个人作品拍卖纪录的十三开册页——《可惜无声》,2009年成交价为9520万元,现收藏于上海龙美术馆。这幅作于1942年的工笔册页是齐白石艺术成熟期的巅峰之作,白石老人对此册钟爱有加,亲笔为其题名为《可惜无声》。之所以如此珍贵,除了是齐白石生前的“心头爱”之外,还有就是均是两只草虫,这是作品非常难得且特别的。

  此外,藏于中国美术馆的《草虫册页》创作于1924年,是他草虫成熟的一件标志性作品,画中蝗虫薄如蝉翼的翅膀以淡墨染出,四条短而灵活的前腿和两条劲健有力的后腿也采用了不同的笔法,画面那种一触而发的力量感,似乎一有风吹草动,就可以发力弹出。

  徐悲鸿都被他折服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当年一幅被齐白石“私藏”的《茶花蛱蝶图》曾被徐悲鸿翻出来当作了纪录片中的“道具”。

  据闻,当时中央电影纪录片厂筹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想请齐白石拿出几幅精品画作用于拍摄,谁承想“抠门儿”的齐老无论如何也“不配合”,情急之下只得请来他的“忘年交”徐悲鸿出面游说。面对亲自登门的徐悲鸿,白石老人勉勉强强从自家画台的暗格里掏出几卷子画作。当徐悲鸿将这些压箱底儿的私藏展开,立即被一幅画在金纸上的画作折服:画面中白茶花上,一只蛱蝶翩然欲下。此时的徐悲鸿虽表面克制着惊喜之色,钦佩与赞叹却早已澎湃于胸,边欣赏作品,徐悲鸿边不住地抬眼扫着对面的老头子,心说“这好东西竟然藏得这么好,也太鸡贼了”。可此时的齐白石却安然坐在大圈椅中,两袖垂下。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声色。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