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业谈投资《绿皮书》:一个晚上就决定了这件事
阿里影业总裁谈投资《绿皮书》:一个晚上就决定了这件事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任晓宁 2019年第91届奥斯卡,阿里影业是互联网影业领域的大赢家。2月25日上午,阿里影业押注的《绿皮书》,击败了奈飞耗资2500万美元宣传推广的《罗马》,成为这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阿里影业是《绿皮书》第三出品人。这部影片制作成本并不高,马云在2月25日晚上观影后发言说,“电影成本非常低”。
阿里影业并没有参与这部影片的制作。去年7月,阿里影业做出参投决定,成为《绿皮书》联合出品方。阿里影业总裁张蔚在2月26日上午接受包括经济观察网记者在内的专访时提到,阿里影业做出这个决定,只用了一晚上时间。
那一天,张蔚把《绿皮书》项目发给包括阿里大文娱轮值总裁樊路远、淘票票总裁李捷在内的阿里影业绿灯委员会,他们一致投票喜欢。“没有人说票房预估是多少之类的,大家都说故事太好了,一定要上。”张蔚回忆说,当天很快就做了决定,看完了片一个晚上就决定了这件事。
最终,2月25日,《绿皮书》成为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一晚上做了决定
2月24日晚上,是91届奥斯卡颁奖礼前夕。这天晚上,张蔚一晚上没睡着觉。
《绿皮书》是一部很有奥斯卡获奖潜质的影片:特殊历史时期,关于种族问题,政治正确,并且是奥斯卡获奖大佬斯皮尔伯格旗下公司的作品。但奥斯卡最佳影片竞争激烈,不到最后一刻,一切皆有可能。张蔚说,整个过程中她如履薄冰。
结果揭晓后,阿里影业赌赢了。作为第三个参投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互联网影视公司,阿里影业的运气好过亚马逊与奈飞,后两家公司分别在去年与今年大手笔押注奥斯卡,可惜的是,他们没能赢得最佳影片奖。
《绿皮书》获奖,是阿里影业的幸运。据记者了解,阿里影业并没有在前期参与这部影片的制作,去年决定投资时,已经到了7月,影片基本制作完成。这次的获奖,几乎是“天上掉下个奥斯卡”。
但这种幸运的前提,是阿里影业与美国安培林公司超过3年的磨合。《绿皮书》由美国参与者影片公司、美国梦工场影片公司,这两家公司是阿里影业长期以来的好莱坞盟友,斯皮尔伯格创立的安培林娱乐公司股东。
2016年,阿里影业与安培林达成全面合作,阿里影业收购安培林的部分股权,成为其战略股东之一。在投资、联合制作、衍生品合作及宣传发行领域展开合作。张蔚则是阿里影业派驻到安培林的董事会成员。
2018年7月,张蔚把《绿皮书》拿给樊路远与李捷,他们看完片后,迅速在钉钉群做了参投的决定。
此次获奖,超出了阿里影业的预期,但他们之前也曾有过奥斯卡的梦想。张蔚透露说,樊路远来到阿里影业的第一天,就提过,阿里影业要用几年时间有一个奥斯卡,2019年,他们投中了。
投《绿皮书》的逻辑
在最近两年里,阿里影业投资电影的眼光屡屡得到认可。国产电影如《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国外电影如《一条狗的使命》《碟中谍6》,均取得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张蔚没有透露以往电影投资额度以及回报,但对于这些高成功案例,张蔚解释说,阿里影业的选片逻辑是,“我们要考虑商业利益,要考量投入产出,但我们不会选故事不怎么样但是会赚钱的。”
阿里影业近年来喜欢投资的题材,大多是“小大正”,即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关注小人物的成长。张蔚认为,真的好的电影,如《我不是药神》或者《流浪地球》,能真的让大家产生共鸣,这是阿里影业选择片子很重要的一块。
此前阿里影业投资的《一条狗的使命》是一个案例,这部关于动物的影片,上映之前并不被看好。阿里影业通过阿里大数据做了调查,最终决定参投,并获得了超过6亿的票房,给予阿里影业回报。
《绿皮书》不是传统意义上卖座的影片,关于种族歧视的影片此前也没有在国内登上大荧幕,此次阿里影业投资《绿皮书》,除了看重其得奖后的品牌提升可能性之外,也希望尝试中国荧幕更多的可能性。
在参投《绿皮书》的过程中,阿里影业没有参与创作。张蔚对此认为,“不参与就对了。”从阿里影业近期的成绩来看,获得成功的案例,阿里影业均不是主要出品方,而是参投方,在参投影片中,阿里影业负责的,也多是宣发推广项目。
与安培林合作,阿里影业主要负责帮其规划在中国市场的策略。此次参投《绿皮书》,阿里影业也找来了华夏电影发行公司,最终,在影片获奖5天后,《绿皮书》就登陆国内大荧幕,这也是奥斯卡获奖影片未在中国上映的最快速度。
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获奖后1个月上映,最终国内票房1.05亿。今年的最佳影片《绿皮书》故事更温情,更有普适性,获奖后上映速度也更快,会爆发新的奥斯卡效应吗?
经济观察网记者从猫眼看到,《绿皮书》将于3月1日上映,当前预排片量为23.5%,预售票房为346.9万元。其中昨天一天,首日预售票房比上一日涨了近4倍,排片新增场次增加了近7倍。
这部艺术题材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最终会有什么样的成绩?3月1日后,阿里影业需要提交这份品牌荣誉之外的商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