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股票

“曹园事件”中 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9-04-01 08:23:39

  自动播放

 
视频-“曹园”内违法建筑已拆除完毕 并通过调查组验收

  严惩破坏生态行为(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石 羚

  近日,针对违法毁林、搞违建的黑龙江牡丹江市“曹园事件”,相关部门快速响应。经初步查明,涉事企业存在违法采伐、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等行为。牡丹江市责成涉事企业即日起开始自行拆除违建。此举再次体现了生态红线不能逾越、有一起处理一起的坚定态度。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这是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立场和态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破坏了就很难恢复。违法毁林、搞违建,既逾越了法律边界,更是“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只要越雷池一步,就应该受到惩罚,决不手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史上最大规模”的环保督察,到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党中央对保护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创造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打破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一手较硬、生态环境保护一手较软”的怪圈。从甘肃省3名副省级干部及几十名领导干部因祁连山(8.7200.202.3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而被严肃问责,到陕西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彻查整治,再到长江边上还在盈利的化工厂主动脱旧换新……典型案例向世人展示了新环保法“钢牙利齿”、“环保督察”动真碰硬的威力。可以说,无论是依法遏制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还是环保督察打破诸多转型僵局,都使人们相信美丽中国的道路绝对不会跑偏。

  当然,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违法行为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需要反思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我们既不能因为加快发展的冲动就心怀侥幸,阻碍向绿色发展的真正转型;也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面对发展压力、考核要求,能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改变土地财政、“先上车后补票”等不良发展模式,拷问着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和能力。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山明水秀的自然生态离不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曹园事件”中,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有关部门先后三次对违法占地建设下达行政处罚,虽然罚款交了,但责令拆除的违建依旧岿然不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是因为“没有强制执行权”;而申请强制执行时,也因为“无正当理由逾期”而不予受理。可见,“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失之于宽,监管失之于软,就守不好绿水青山、保不住美丽家园。“曹园事件”启示我们,各方都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破除“一亩三分地”意识,互相协力而不是彼此卸力,才能让政策法规真正“长出牙齿”。

  此次事件表明,对具体责任人的处置固然重要,有关方面更应将此事作为制度完善、工作改进的契机。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我们才能激发出生态保护的新能量,让绿水青山承载起美丽中国的明天。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