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股票

严打股市内幕交易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15-11-27 22:45:18
  是谁在纵容影响投资者利益的“问题上市公司”,这些“问题上市公司”为何能沉默?
  首先是这些“问题上市公司”的操盘手,他们正在操盘或即将操盘的是投资者的钱,但目前看来,他们没有对投资者负责。当下中国的资本市场,信息非常不对称,这样的市场更容易滋生问题。经济学说,每个人在有局限的情况下都会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更直白的理解是自私为出发点。我们可以看到诸多高手的资本运作手法,如仅从绝对的经营角度来看,不可谓不高超,然而其归根结底皆为利。公司运营需要盈利无可厚非,但铤而走险,利欲熏心却是法规不容。
  其次,“问题上市公司”的沉默,是藐视“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视投资者利益不顾,监管部门此时为何不站出来呢?江苏上市公司接连被曝出问题,为何不见监管部门的处理举措?监管部门监管资本市场乃分内之事,当上市公司问题被曝光时,监管部门的沉默显然不是金。更为迫切的是,资本市场的普遍问题需要从个案入手,需要监管层的明确态度,而且重典以立标本,看看香港地区的相关部门如果处理洪良国际吧。
  再次,对于投资者来说,维权意识尚需提升。既然是股东,无论大小都是公司生力军,就应该有充分掌握公司信息的权利,也应该奋力维护自身财产不受侵犯。从以上的几个案例看,投资者的维权意识是严重不足的。
  “问题上市公司”沉默或许是有难言之隐,而监管部门“潜水”亦非明智之举,香港廉政公署有“喝茶”一说,但愿江苏证监部门的“核查”不会真成了“喝茶”,要不然,这样的摆设对投资者太不负责了。

上一页  [1] [2]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