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收藏

免费能否成为艺术博览会突围的“灵丹妙药”

来源:界面  发布时间:2016-09-12 18:56:52

  虽然竞争激烈,但在很多人看来,作为国内举办当代艺博会时间最长的Cige,优势依然明显。按常理来说只要坚持既有策略,不断完善,应该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从公司运营来看,cige免费前每年有200万的利润(王一涵采访时说)。但王一涵是一言不合就“免费”。第一年“CIGE的资金大约有1/3是企业、品牌赞助,另外的2/3的资金是我个人公司负担的,今年这个比例变成了1:1。”姑且不论最终能否成功,她这种主动求变的姿态,还是展现了其过人的胆识。

  当然,这些动作背后,是王一涵对CIGE的重新定位,“不能把艺博会做的太商业化,目前CIGE还是以塑造品牌影响力为主,现阶段艺博会的运营有其个人资金投入以及品牌资金赞助”,“盈利的问题暂时还没有考虑,因为对于艺博会而言,名利双手是很难做到的,如果考虑盈利,水准可能就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认真挑选以及对艺博会的补贴,能为真正优秀、专业的艺术家、画廊提供展示的平台。”

  CIGE是否会成为艺博会市场的“鲶鱼”?

  其实,所有艺博会的运营者都面临几个问题:专业与大众、学术与市场、本土与国际,如何取舍造就了各家博览会不同的风格。当然,不管你如何做,批评都从来没停过。近几年,向大众化、本土化靠拢成为大势所趋,艺术投资比重大幅削弱,艺术消费观念开始兴起。画廊参加博览会一般会选择青年艺术家作品参展,价位在1万至10万元左右,这也构成了当前艺术消费的主体部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