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依法治假

北京上海等多个大城市网约车改牌做号 多重作假骗审核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
  在所有信息提交后将进行系统审核。一些网约车平台标榜对司机进行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三证验真和背景审查,在何奇等做号人看来,几乎形同虚设。
  何奇说,所谓的“三证验真”仅能保证证件本身是真的,但却无法保证证件、司机、车辆三者完全匹配一致。因此,做号者买来互不相干的真实信息能轻易通过平台的审核。
 
点击进入下一页
  做号者买到大量尾号为“617”的京牌车辆资料,用于“改牌做号”。
 
  “有网约车平台车辆信息验证环节还存在漏洞。”何奇说,只要车牌号、车主姓名、车辆注册日期能对上号,车型和车身颜色随意填写也能通过验证。
  他解释说,比如客户的车是一辆外地牌帕萨特,车牌尾号Z637,如果买不到尾号Z637的京牌帕萨特信息,但能买到尾号一样的京牌奥迪。注册时,车牌、车主和车辆注册日期都填买来京牌奥迪的信息,车型和颜色还是填帕萨特的信息,也能通过验证。
  记者测试后发现何奇所言不假,如此注册成功的账号内“我的车辆”一栏下,车辆图片仅是一张车形剪影,并无实际车辆图片。
  照片软件“骗过”人脸识别
  作为成功拿到司机账号前的最后一道验证程序,“人脸识别”也遭遇尴尬。
  何奇只是用一个3D照片软件便“骗过”了这一验证程序。
  以记者拿到的账号季晓东为例,何奇说,他记下了买来的季晓东身份证号,再通过该身份证号买到了其头像照片。这种头像照片可能来自于身份证,又或者驾驶证、暂住证、毕业证等需要头像照片的各类证件,“肯定能找到,然后用手机拍下来或者截图给我,这就行了”。
  何奇说,通过一款3D照片应用软件,将买来的头像照片传至该软件,即可渲染成3D效果,并实现眨眼、张嘴等动作,只需几秒就能通过“人脸识别”验证。
  在通过“人脸识别”验证后,车辆才能开始接单出车。不过,由于改牌后,账号的司机信息并非本人,涉及的银行卡绑定取现如何实现?
  对此,何奇说,个别平台在给司机打款时,只核对账号绑定的银行卡是否与司机同名,并不核对司机与银行卡主身份证号是否一致,这便给做“同名端”留下了“空子”。
  每一单“改牌”可获利十余倍
  成立工作室改牌做号一年多,何奇已开始广发帖子收徒,“生意多,利润高,忙不过来。”他说。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因车型与车牌号不匹配,车辆图片显示为一张剪影。
 
  他通过改牌做号每月收入可过3万,远超之前开网约车的收入。
  在信息买卖方面,他说,行驶证一个20元,驾驶证一个25元,头像照片一张15元,这是他收购的价格,转手卖出时,他通常会加价5元。
  他坦言,改牌做一个号的成本一般十几二十块钱,成本高的也就三四十块。
  他对客户的报价却不固定。“新客户报价220元、240元、260元、300元,随便报,有些回头客你可以报低一点。”他连称最近行情不行了,以前他都是报400元。
  尽管如此,每一笔生意的利润超过10倍甚至更多。
  他从不收定金,只在办业务前一次性收取全款,若办不成,悉数退还。这也为他积累了一些回头客。
  他说,做这一行的关键是要有客源。他的客源主要来自于QQ群和微信群两个渠道,同行创建的群和网约车车主群是重点关注对象,微信群不同于QQ群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只得依靠平时自己积累。
  “进群之后,把认识的不认识的,包括群主都加一遍好友,到时候你发朋友圈广告,别人都能看得到。”何奇说,在群里常发广告容易被踢出群,他有自己的“小技巧”。
  “微信号一定要准备两个。一个号进了群,就把另一个号也拉进去。这样就算被踢了,过段时间,你还可以用另一个号把自己拉回去,人多的群是不会注意的。”他说,遇到群中谈论做号话题的人,一定要关注,可以加好友私聊,加群的同时也要自己建群。
  没事多在朋友圈中“晒单”也是技巧之一。“多晒一晒客户反馈的大单子,一定要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确实有两把刷子。”他说。
  律师建议网约车平台加强监管
  由于大部分注册资料“作假”,改牌车的背后也带来一些隐患。因乘坐改牌车出现事故甚至受到人身侵害,乘客如何维权,被冒用信息的人员应承担何种风险?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认为,如果实际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登记为非营运车辆,属于借名登记,且实际运营车辆的车辆所有人很有可能未告知保险人,一旦发生事故,乘客和车主均可能面临保险公司拒赔风险。
  对于做号者买卖信息以及冒用他人信息注册的行为,张新年表示,收售车辆信息、用他人信息注册网约车司机账号、借用他人证照这些行为本身已经违法。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韩骁律师则认为,购买他人个人信息资料注册网约车司机账号的行为构成侵权,根据《民法通则》之规定,其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责任。同时,这些账号注册代办人和网约车司机共同以虚假资料注册,构成欺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