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法治依法治假

江西井冈山市:20岁女大学生被当地医院初筛、疾控中心复检查出艾滋病,吃药一年后发现是误诊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  发布时间:
  女子孕检被查出“艾滋病”,吃药一年才知是误诊,多方回应
 
  2021年4月,江西吉安井冈山市20岁大学生小美(化名)经当地医院初筛、疾控中心复检被查出艾滋病,吃药治疗一年多后,却发现是误诊。
  12月27日,小美的父亲陈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已将涉事医院、疾控中心起诉至法院,追究责任。
  井冈山市人民医院(井冈山市中医院)回应称,他们给小美做检查发现其艾滋病病毒(HIV)初筛报告为阳性后,报至上级部门,其确诊报告是由吉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吉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此事已进入司法程序,会按要求予以配合。

吉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报告(受访者供图)

 

        查出艾滋一年后才知是误诊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测小美HIV阴性(受访者供图)

 

  “得知女儿并没有得艾滋病,我比买彩票中了100万还开心。”高兴之余,小美和家人又很愤怒。陈先生说,最终他决定向井冈山市人民医院、吉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讨要说法,寻求女儿被误诊的真相。


  涉事单位:正走司法程序

  陈先生说,吉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一直在与他对接处理此事。12月27日,记者就陈先生反映的情况致电吉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检验科一名负责人以“在忙有事要做”为由挂断了电话。随后,记者发送短信向其了解此事具体情况,未获回复。

  此前,上述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误诊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小美去年在医院检查时未告知其怀孕,送检时没有说怀孕的情况,“后面才了解到(小美怀孕),孕期有假阳性。”二是当时复核用的是国产试剂,后来停产了。“如果(现在)用当时复核时的(国产)试剂,如果还是阳性,就跟我们没关系。”王科长认为进口试剂更准确。

  对上述说法,陈先生称,当时女儿去医院检查就是为了孕检,不可能存在隐瞒怀孕的情况,“对于国产和进口试剂的效果,我不太懂。”

当地媒体报道(视频截图)

 

  27日下午,吉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事已经进入司法程序,会按要求予以配合,并依法依规对相关情况进行内部核查。

  井冈山市人民医院一位工作人员称,陈先生已经起诉了医院和市疾控中心,正在走司法程序。该工作人员表示,医院只进行艾滋病初筛,再上报至上级部门,小美的确诊报告是由吉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

  极目新闻记者就此事致电吉安市卫健委,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称,对此事不知情,具体需咨询疾病预防控制与应急办。截至发稿前,记者多次拨打疾病预防控制与应急办电话,无人接听。


  律师:涉事方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陈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过去一年多,女儿吃药治疗花了不少冤枉钱,胖了二十多斤,晚上做噩梦,经常哭,“她认为自己被判了死刑。”

  最让陈先生愤怒的是,女儿吃了一年多的药物,不知是否会留下后遗症,他担心女儿的器官已经受损。他认为,因为误诊,家里和女儿遭受了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因此他们才将井冈山市人民医院、吉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起诉至吉州区人民法院。

  陈先生希望相关部门调查误诊真相,追究责任。同时,希望医院和疾控中心通过媒体公开道歉,恢复女儿的名誉权,并给予相应的经济赔偿。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范辰律师认为,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范辰表示,因为误诊,小美及家里遭受了一定程度的伤害,陈先生及小美可以到当地卫健委投诉涉事医院、疾控中心,要求对设施单位进行行政处罚,承担行政责任,也可以要求通过调解解决。同时,还可以到法院起诉涉事医院、疾控中心,通过法院来解决。

  北京中闻(西安)律师事务所谭敏涛律师认为,如果有关部门调查确认涉事医院、疫控中心对小美被误诊艾滋病都有责任,涉事医院和疫控中心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患者误工费、诊疗费、交通费、营养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等。

  谭敏涛还表示,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除此之外,卫生行政部门还可以责令有关医务人员暂停6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