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金龙:从行业黑马到骗补5.2亿元
来源:经济观察报 发布时间:
对于这份文件的真实性,苏州金龙内部人士并未正面回复,但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开源节流和降本增效是企业应对竞争的正常措施。由于目前官方对新能源骗补调查整体结果及惩处措施的发布尚未结束,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的相关协会专家表示,不方便就此发表看法。但认为,既然结果已出,进行处罚是正常程序,同时指出,在国内,企业因为违规遭到数亿、数十亿处罚的案例都存在。对企业的影响也不能仅从罚金额度上去简单评估。但这起罚款也或将成为近年来汽车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政府罚款项,汽车行业收到的上一张大罚单是在2015年4月,由江苏省物价局对奔驰汽车价格垄断案作出的罚款3.5亿元的行政处罚。2015年,苏州金龙的营收规模是104.84亿,净利润4.81亿。2.6亿的罚款超过了去年净利润的一半。根据财政部通报,对苏州金龙2015年生产销售的其他新能源汽车,将由当地有关部门逐一严格审核后重新申报,确无问题的车辆中央财政继续可按原政策予以补助。苏州金龙何时恢复执行中央财政补贴政策,将视其整改情况而定。并须由四部委共同核查验收,并报国务院批准后方可恢复领取财政补贴资格,但预拨财政补贴资金资格无法恢复。金龙汽车方面表示,苏州金龙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配合对其他新能源汽车申请中央财政补贴的核查并积极整改,以争取无问题的车辆可按原政策领取补贴,并恢复中央财政补贴资格。“从行业中各企业上半年产销量增长,而下半年7月以后产销量开始降低便可见端倪。透支及对赌国家政策的结果已经开始显现。”上述苏州金龙内部人士认为,很多地方补贴已经被透支。但根据财政部公告,在骗补名单落地后,2015年的剩余补贴发放以及2016年的补贴申请都将陆续展开,新能源车企的资金压力有望得到缓解。但亦有消息称,根据骗补结果,补贴政策将再做调整,车企的“断奶”速度或将再度加快。但对于登上骗补黑名单的苏州金龙等企业来说,随着企业诚信和政策的风险增大,后续从银行等融资渠道获得贷款的难度将加大,其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