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经济统计分析

李克强“专题”研究中国经济传递四大信号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9-10 22:50:08

    8月2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国务院专题讲座,讨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与3D打印等问题。中新社发 刘震 摄  

  中新社北京9月1日电 (记者 周锐)在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异常波动的情况下,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研究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新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拿出相应的对策。

  这场“专题”研究传递出中国高层对于经济形势研判和宏观调控思路的诸多新信号。

  面对中国经济的新压力,中国官方把金融稳定视为关乎全局的大事,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与此同时,官方将继续通过增强微观活力来稳住宏观大局。并通过常态化的“督查”,问责庸政懒政,确保出台的政策能落到实处。

  ——中国经济面临新压力

  对于近期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异常波动的影响,李克强在此次专题会上作出研判:国际市场的动荡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新的压力。

  这种压力体现在金融市场和进出口等多个方面。受美元加息预期的“撩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黄金价格出现剧烈震荡,一些新兴经济体发生明显的资本外流。这样的压力中国同样需要面对。

  在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并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出口的环境也受到影响。中国6月初现暖意的出口数据7月再度“调头”负增长。当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8.9%;进口下降8.6%。

  ——人民币无持续贬值基础

  李克强此次座谈会上释放出的第二个信号是金融稳定事关经济全局。

  中国商务部官员此前曾指出,中国经济、对外贸易、双向投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然是最高之一,经济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价值中枢是基本稳定的。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