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底深圳上市公司A股、H股、美股总市值10.04万亿元 上海7.5万亿元


2016年成为深圳反超上海之年,这一年A股市场整体出现下跌,但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逆市增加了1200亿,总市值达到了6.87万亿。而同时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上海总市值略有下降,为6.66万亿,比深圳少了2000多亿。
2016年这一年腾讯控股的股价上涨近25%,成为了深圳总市值增长的最大功臣,除腾讯市值增长之外,深圳其他上市公司总市值和上海一样,也是小幅下跌的。
蓝筹股暴涨的2017年,深圳受益程度远超上海,短短11个月,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飙升了超过3万亿,增幅接近50%;而上海的总市值增加了8400亿元,增幅只有不到13%。
以2017年11月底的总市值计算,深圳的10.04万亿比上海多出了2.54万亿,四大一线城市之一的广州总市值为2.62万亿,深圳总市值已经差不多比上海,多出了1个广州总市值。

如果对比强二线城市,深圳比上海多出的市值,相当于2.2个南京、3.5个成都、3.5个天津、3.6个重庆或4.5个苏州。
深圳上市公司强在哪?
深圳上市公司强在哪?为何能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不仅反超上海,还能多出2.5万亿?
单从市值增长来看,深圳上市公司的第一强,强在了连续暴涨的腾讯控股身上。
且不说上市以来已有几百倍市值增长,这三年来腾讯控股市值突破1万亿之后,还能连续出现大幅上涨,拉升深圳总市值。
2015年腾讯控股涨了35%,2016年涨幅略小,也有近25%,2017年前11个月更是暴涨了110%。腾讯控股的市值从2014年年底的刚过1万亿港币飙升到了2017年11月底的3.78万亿港币(折合成3.23万亿人民币)。
深圳2017年总市值的增长中,腾讯控股贡献了一半左右,其他还有一大批深圳蓝筹股的大涨贡献很多。
中国平安(68.100, -1.82, -2.60%)2017年股价出现翻倍式暴涨,2017年11月底市值达到了1.24万亿元。
招商银行(28.610, -0.38, -1.31%)股价暴涨了70%左右,总市值突破了7000亿元。
万科A(30.730, -0.49, -1.57%)股价也暴涨了50%以上,总市值超过了3300亿元。
中兴通讯(33.560, 0.48, 1.45%)的A股股价也暴涨了110%左右,总市值突破1300亿元。

对比深圳和上海的1000亿以上市值上市公司,第4名到第10名的上市公司对应市值相差不大,差距主要在前三名,深圳的腾讯、平安和招行的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而上海最强的交行、浦发和上汽合计市值只有1.16万亿元。
北京看央企、上海看国企、深圳看民企,这句广为流传的话,道出了三地主流公司的分布差异巨大。
从总体结构来看,上海市值前8名全部被国企占据(交行、浦发、上汽、太保、联通、宝钢、上港和国泰君安(20.180, -0.04, -0.20%)),千亿市值公司中只有靠后的携程网和复星国际两家。
而深圳上市公司市值前7名中,有5家上市公司结构以民营为主的,分别为腾讯、中国平安、万科、平安银行(13.000, -0.38, -2.84%)和比亚迪(63.350, 1.13, 1.82%)。
未来深圳市值优势可能更大
深圳的一批科技企业新上市也带动了深圳市值快速增长,华大基因(199.400, 6.39, 3.31%)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家公司2017年下半年上市,上市后出现连续暴涨,市值曾超过1000亿元,目前最新市值在800亿元左右,这类新增上市公司对深圳总市值也有不少的贡献。
此外,注册地仍在马鞍山,实际总部在深圳的顺丰控股(51.670, 0.45, 0.88%),这一次没有被计算到深圳总市值中。若是把2300亿市值的顺丰控股也算到深圳,深圳的领先优势会更大。
展望未来一段时间,深圳总市值领先优势还可能继续扩大,恒大地产总部迁址深圳并拟借壳深深房上市,若是借壳上市成功,市场普遍预测对深圳总市值贡献将不少于3000亿的增量。
除了已上市公司股价变动外,新增上市公司也是各大城市市值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深圳不仅有大批科技类待上市公司,还有腾讯旗下不少拟上市公司注册在深圳,例如刚刚在香港上市不久的阅文集团,就是腾讯的控股子公司。
深圳真的会超越上海吗?
上市公司总市值只是指标之一,深圳真的会不断超越上海吗?这一话题曾多次被提及,也有学者认为2035年深圳经济总量有望超过上海成为全国第一,让我们来看看哪些经济密切相关的指标,深圳已经明显超过了上海。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深圳竞争力第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经济日报”在2017年7月在北京共同发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报告发布了中国289个城竞争力指数及排行榜,深圳综合竞争力全国第一,上海排名全国第三,香港排名第二。

深圳人口吸引力超上海
人口是经济的基础!百度地图每个季度发布一次中国城市研究报告,通过百度的数据能力,测算出各大城市的人口吸引力。
2017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深圳蝉联第一名。第二到第四名是北京、广州和上海。

第三季度的数据深圳尽管被北京超越了一点点,但仍然明显高于第四名的上海。
统计局数据
深圳GDP增长8.8%,超上海
深圳统计局发布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15408.62亿元(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8%,增幅与上半年持平,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
上海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617.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0%,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89亿元,下降9.2%;第二产业增加值6660.45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4903.18亿元,增长6.6%。
深圳的前三季度GDP比上海少了6200亿元,相当于比上海低了30%,但增速方面比上海高出了1.8个百分点。
胡润富豪榜
深圳上榜人数超过上海
《胡润百富榜2017》榜单显示,深圳以聚集了223位富豪排在企业家居住城市榜第二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比优势越来越大。
深圳进一步拉大与上海的距离,以223位排名第二,比去年增加28位。上海保持第三,173位,比去年增加11位。十大富豪中没有上海的富豪,而深圳的有马化腾,还有香港深圳两地跑的顺丰控股大股东王卫。
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
深圳创新能力全球第二,超过硅谷
根据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PCT(专利合作协定)专利数据库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底,深圳累计69347件PCT专利。在全球创新能力活跃的城市当中,深圳居第二名,仅落后日本东京,但领先美国硅谷、韩国首尔、法国巴黎、美国纽约等城市。
通过PCT提交国际专利申请是企业进行海外专利布局的重要途径。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PCT专利申请量为19648件,同比增长47.64%,仍然维持高速增长,申请量占国内企业和个人申请总量的46.59%。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的首位,充分反映了深圳企业国际化经营质量以及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