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教育文化

18年40余万所小学消失 校舍咋办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7-05-24 12:26:15
  第三天,这个默默流了一夜泪的汉子,把儿子接回了家。小儿子哭着告诉爸爸,自己很想爸爸妈妈,说完躺在安仕虎怀里睡着了。

  这个孩子如今从3岁长到了5岁,自家对门的学校依旧大门紧闭,杂草长了一茬又一茬。

  放在过去,幼儿园不是必选项。安仕虎自己就没上过幼儿园,他曾经觉得幼儿园“可上可不上”,但在外多年打工的经验告诉他,“教育,一定得从娃娃抓起”。

  闲置校舍可能改成幼儿园的消息传出后,他几乎下意识就作了决定,放下了其他选择,安心等待家门口的学校再度打开那扇蓝色大门。

  他已经想好了,连接送孩子的时间都省了,“听到打铃再出门都来得及”。

  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重复着把一个个在外地出生的孩子送回大山的过程。和父辈不同的是,他们深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赵粉开办私立幼儿园的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

  下地、喂猪、喂牛路过时,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去瞅瞅那扇大门。

  不止一次,在镇中心学校有些逼仄的办公楼里,赵粉递上了装满沉甸甸签名的同意书。她的潜在竞争对手、村里的托儿所也有意将闲置校舍改建成幼儿园。

  但是,双方的申请都被卡住了。

  赵粉觉得自己的精力、时间、信心全都磨光了。一次沟通无果后,她给镇中心学校的工作人员发去短信:“我问你们,是不是没有关系这个事情就做不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