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教育文化

18年40余万所小学消失 校舍咋办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7-05-24 12:26:15
  塘山村的老支书安芝才有些想不通,如今日子越来越好,可为啥孩子上学却越来越难了呢?

  他还记得,很多年以前的村小,在接受捐资建楼之前,一直“蜗居”在石头山的山脚,桌子都是用石头做的,学生上课都是自带板凳,次次考试都能出现全镇第一第二的好成绩。

  “我老了,不管事了,只是看到这些娃娃,心疼啊。”他说:“你让这些爸爸妈妈去打工,但娃娃放哪儿?托儿所一放一个礼拜吗?可是不打工,又去哪儿挣钱呢?”

  摆在更多家庭面前的问题,是要不要放弃学前教育。安仕虎原本是坚定的学前教育支持者,可如今连他都把孩子放在家里带。

  李德顺时常考虑一个问题:对他来说,也许放弃一个学龄前孩子,只是1/1890,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个比例也许是百分之百。

  这个从事教育几十年的基层干部一直在等一个机会,“一个普及公立幼儿园的机会”。

  今年,他敏锐地嗅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比如,从3月开始,按照上级通知,回龙镇中心学校开始为公立幼儿园的在读学生发放人均150元的生均公用经费;5月1日起,营养午餐补贴从3元提高到4元。

  他感觉到,国家层面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一些地方提出了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十五”计划。

  “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有这么多闲置校舍,我们为什么不能争取一些资金来改建公立幼儿园,为老百姓谋福利呢?”他说。

  在他看来,回龙镇不仅拥有多个闲置校舍,改造成本低,公立幼儿园还拥有稳定的教学质量和更低廉的收费,这让他丝毫不担忧生源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