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河间黑作坊用猪肉、马肉、骡子肉炮制大量假驴肉销往北京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8-02-04 20:46:51
▲2018年1月5日,赵某带了两袋“驴肉”给暗访记者看货。据赵某介绍,左边的一带是冻马肉,右边的是猪肉。 新京报记者大路摄多名黑作坊老板称,他们所加工的“假驴肉”分为“一号肉”、“二号肉”。一号肉,是指用骡子肉、马肉或者两者与驴肉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后,加入驴肉香精,煮制而成;二号肉是特指猪肉打上胶,加入驴肉香精,再加入其他添加剂煮成,“没有证照的煮肉点,多在晚上生产,白天烟囱不敢冒烟,一到晚上,都是冒烟煮肉的。”多名生产“二号肉”的黑作坊老板表示,很多煮肉的厂子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租用民房,置办些器材,就可以开工。这些厂子基本都没有营业执照,隐藏在村子的民房中,很难发现。时村乡生产“假驴肉”的黑作坊老板阿南(化名)说,自己的黑作坊在城北的民房,没有营业执照及其他相关手续。每天可以煮三次,一次煮1500斤肉,一次耗时四个半小时。煮完肉,他会把肉运回到时村的家里,并不在生产地点存货。阿南的朋友圈拍摄的生产视频显示,在一处厂房中,一排七口大锅,高1米多,直径也有一米多。旁边案板上摆满了各种肉,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切肉。另一个黑作坊老板赵某的生产窝点在大河线公路前往中原村村道旁的一处民房中。每天煮完肉后,赵某也会将肉运回家里或亲戚家里存放,发货时再取出。除此之外,重案组37号探员至少还掌握有其他四处“假驴肉”生产窝点,分别位于时村乡、留古寺镇等。这些生产窝点均在民房内,高墙围起,看不到内部。窝点人员十分谨慎,窝点周围都安装有摄像头。1月1日下午4时许,重案组37号探员来到大河线与时景线交会处东北角一处生产窝点,该窝点内几名工人正在运货,院子里摆放着几桶驴油。一听见外面有车辆声音,院内便出来一名女子盯住车辆。▲2018年1月7日中午,河间市黎民居乡窦庄村一假驴肉加工黑作坊内,一男子正在整理准备发货的假驴肉。 新京报记者大路摄除了无证照的黑作坊外,一些正规厂家也生产“假驴肉”,这些厂一般都是在厂里煮完“二号肉”后,再将肉转移到其他地点存储。1月4日下午,在河间市大亮甲牌村,河间市博龙香肉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龙香肉)老板开车带着一袋“冷冻马肉”来到厂里,让探员看货。该厂的左侧是彩钢板搭建的生产点,冷冻储存室内没有任何存货。该厂老板说,除了马肉,也煮猪肉。平时煮猪肉都在此处的厂房,煮好肉后,存到其他地点。位于城东沧保公路旁的河间市中正圆食品有限公司也加工“二号肉”。1月6日下午,重案组37号探员来到这家食品公司,进入大门后,整个厂区内分为加工车间、冷藏室等。公司人员聂某拎着两袋没有任何标识的“驴肉”将探员带进办公室。 “这两袋就是猪肉做的。”聂某还提醒探员,猪肉买回去之后,最好是切碎了夹火烧用,不要拼盘卖,拼盘最好还是用驴肉、骡子肉、马肉那种。▲2018年1月6日,河间市城东东八里庄河间市中正圆食品厂内,员工聂某从存肉点带过来的两袋“二号肉”,并称这两袋是老母猪肉煮制而成。 新京报记者大路摄黑作坊找车运货去北京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调查发现,大量从黑作坊加工的“假驴肉”会有专门的厢式货车集中接收,再发往北京等地。博龙香肉老板称,自己生产的马肉、猪肉,供应全国,比如安徽、山东等地,可以发客车、物流。如果是送往北京,会有专门的厢式货车往北京送货,只需要留下电话地址,就有人送货上门,运费由自己承担。“北京那边有两个专门要猪肉的,一个在潘家园做驴肉火烧,隔两天要个一百多斤,都是厢式货车直接送过去。”博龙香肉老板说。据黑作坊老板赵某介绍,共有三辆厢式货车向北京送货。五环以内每袋150斤左右的,运费60元。这些厢式货车每天下午4时许开始从各个煮肉点装货,装完之后开往北京,到北京后会有一个集散点,最后由各个面包车分装送往每个驴肉火烧店。据赵某估算,一辆厢式货车装满可以装七八吨的驴肉,这些驴肉中,“三成是真驴肉,其他都是骡子肉、马肉、猪肉。”多名黑作坊老板介绍,这几辆厢式货车专门从事运输,每天往北京运送“驴肉”,送货上门。▲2017年12月29日,河间市时村乡大河路加油站,两名男子正从面包车上往货车上搬运假驴肉。 新京报记者大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