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婚姻家庭

东北拉响人口警报:加速减少已影响经济复苏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5-07-18 23:30:02

根据齐齐哈尔市统计局数据,按户籍人口统计,2014年齐齐哈尔市共迁入48075人,迁出85854人,净迁出37779人。对比2013年统计数据,齐齐哈尔市户籍人口净流出数量为25381人,流出速度呈加快趋势。

不仅是齐齐哈尔,整个东北地区都是大量人口流出。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共流出人口400余万,减去流入的人口,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入36万。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东北人口在加速减少,并已严重影响到其经济复苏,东北人口危机的警报已经拉响!

超超低生育率低于日本

赵艳华的工作越来越轻松,因为出生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少。赵艳华是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分娩室护士,从1984年开始,31年里不知有多少个婴儿经她的手来到这个世界。

今年正月初七,中国青年报记者见到赵艳华。产科一层楼显得空空荡荡,走廊上只有护士站的几位护士,病床也空了一大半。当天上午只有一位产妇分娩。赵艳华翻着《分娩登记簿》:“现在一个月只有五六十个婴儿出生,而在我刚参加工作的1984年,一个月出生的婴儿有两三百。”

“1984年,分娩室一个班(早8时到晚6时)是3个护士,现在1名护士就足够了。”工作越来越清闲,绩效奖金受到了影响。赵艳华说,现在已经没奖金了。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黑龙江、吉林、辽宁的生育率分别为1.03%、1.03%和1.0%,远低于全国水平的1.5%,仅比北京、上海等极少的城市略高,甚至比日本和韩国都要低。按照国际标准,低于1.3%被称为“超超低出生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育政策经历了一个从鼓励生育、节制生育、限制生育、计划生育的过程。由于东三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城镇化水平较高,工矿大型企业多,计划生育执行较好。赵艳华的小孩已经长大,很喜欢孩子的她从来没想过生二胎:“因为知道国家政策不允许。”

黑龙江省社科院的罗丹丹在《黑龙江省人口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中,梳理了一系列数据:“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一直在1%以下,全民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2012年为0.73%,2013年为0.69%,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8%,与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相比,长期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仅高于吉林省和辽宁省。”

东北的少子化也在罗丹丹的研究范围之内:“2012年黑龙江省0~14岁的少儿人口为452万人,与19年前的1993年相比减少了429.6万人,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24.2%下降到11.8%。少儿人口大幅减少降低了人口抚养比,少年儿童抚养比从1985年的48.5%下降到2013年的14.9%,但也带来了劳动年龄人口的不断减少,几年前黑龙江省就出现了民工荒和用工荒。”

东北未富已先老

与低出生率相伴随的,是老龄化程度加剧。2012年年末,黑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569.8万人,占总人口的14.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40.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8%。从1995年到2012年的17年间,黑龙江省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两个年龄段的老年人口比例均增长了两倍,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1995年的7.4%提高到2012年的14.8%,而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则从4.4%提高到8.8%。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