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民生环境保护

苏州古城在太湖边缘低洼地区700年无洪灾

来源:人民网 赖晨  发布时间:2016-09-25 20:24:08
用渗坑、渗井排水也是一种重要措施。苏州老城区所有老住宅都设有天井沟(一种设在庭院中的有盖渗坑)排除生活污水和雨水,从未溢流,只是每隔一两年需淘挖一次。加上数量众多的水井(1959年统计全城有水井两万余口),这又增加了不少调蓄水的容量。

古民居布置得当

苏州古城的庭院低于房屋地板,设台阶连接。降雨时积水不深的庭院设庭道连接前后房屋。庭道呈拱形,道顶高出两侧泥地数寸。降雨时积水的庭院,房屋一侧设陪弄连接前后。街道低于庭院,纵坡倾向水体。这样,降雨时,街面虽有水坑却不积水,穿一般钉鞋即可通行。

庭院有短暂积水,由于高程布置得当,积水蓄于庭院,并不进入房屋。这一个做法也与当前雨水口做法相反。它有延缓暗沟集水时间和降低径流系数的作用。

石板街地面排水

江南多雨,所以及时排水对于苏州城建工作是不可忽略的。苏州城的排水设计思路是,充分利用地面排水,辅以明沟和加盖明沟(暗沟)。

苏州古城的街道下面是一条暗渠,上面铺着长石条,从而形成了上面是走人通车的街面主体,下面是排水泄洪的立体空间,节省了不少土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城内还到处可见这种石板街。

苏州市采用“钱眼”作为有盖明沟的雨水入口,钱眼都较小,这是有意识地限制雨水入流量。从工程原理看,充分利用地面排水,发挥了延长集水时间和降低径流系数的作用。

石拱桥通航泄洪

苏州的石桥不单结构坚固,而且造型优美,桥孔高敞宛如彩虹,以便通航和排泄洪水。吴淞江上的石桥还开设泄水孔。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