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石引发印石市场鲶鱼效应
实际上,在三年前,国内的印石玩家大多对老挝石这一新品种还颇感陌生。记者从一些福建的玉石商人口里了解到,一些在老挝从事红酸枝等红木生意的莆田木材 商 人最早发现了这种石头。它们藏身于老挝阿速坡省孟高与蒲翁两县那片被原始森林覆盖的山脉中。初期,因为在当地收购这种石头的中国人很少,加上当地人并不知 道这种石头被拉到中国、换了一个名堂之后,就可以马上变得身价百倍,所以一直以非常低的价格卖给了福建商人。
直到2014年左右,以青田为代表的一些其他地方的商人发现了福建石商的秘密,与福建人一起蜂拥到阿速坡省抢夺当地的印石资源,引发老挝政府对突然升温的矿区资源开发进行了政策干预,从而导致老挝石的收购价在当地水涨船高。
参照国内石商人的分类方法,到老挝开发印石资源的石商也把当地的石头资源分为山料和水料,对纹路和质地更好的水料开出了更高的市场价格。
在广州华林市场,记者来到一家专门批发印石的店铺,看到一块质地温润、白底透红、颜色红艳如鸡血的老挝石,店家开口便要价8000元。而一些通体发红、 颜 色比较暗淡、外观上看不到什么裂纹的老挝石料,只是简单进行了条块处理和打磨,顶部并无任何雕刻,开价也在4000元。“如果从外观和硬度、韧性等其它物 理性状来说,老挝石与国内的名石几乎没什么差别。”店家说,现在买家普遍已经知道这些石头来自老挝,如果是以前,把它们混进寿山石和巴林石里边,还可以卖 到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钱。如今好的田黄石、鸡血石都卖到了几万元一克。上等老挝石卖几千块钱已经是行情回落了。
这位店家还向记者 透露,传统的四大名石,现在仅有巴林石还有一定量产,其它的如寿山、青田和昌化的上等料,早已进入资源枯竭期。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国内 的优质石料根本无法满足消费者。因而在2014年老挝大规模进入中国之后,这种石头一直是国内印石市场上的主流。不仅在福州八成以上的交易都是老挝石,而 且在青田等其它产区,大多数的石商也都在经营这种石头。
分析▷▶部分老挝石山料容易脱水褪色
近两年来,虽然国内印石市场备受老挝石的冲击。但是,在中国收藏者的传统观念里边,还是认为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和昌化石这四大名石的价值是最高的。
“我见过一些老挝石,其质地、颜色和纹路都堪比国内的田黄、鸡血等优质石料。”广东省地质局珠宝检测中心主任项贤彪对记者说,实际上,这些印章石在矿物 成 分上区别不太大,有些品种的老挝石与国内的巴林石、寿山石和青田石等可以说是一样的。有的主要以叶腊石为主,有的则主要以迪开石为主。正因为矿物成分差不 多,因而,在外观上它们和国内四大名石极度相似,可以放在一起争红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