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石引发印石市场鲶鱼效应
广东省观赏石协会有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近几年,进入国内印石市场搅局的新石种其实并不止老挝石这一种,国外的有越南石,国内有丰顺石。这些新石种,其实与传统的那些主流印章石在矿物成分上都非常相似。
在网上,一位业内人士写的文章比较深入地讲到了老挝石与国内印石的区别。更令寿山石业界和藏家惊讶的是,老挝石的颜色、肌理和质地与寿山善伯洞、杜陵、 二 号矿、松柏岭、水洞高山等品种极为相似,除刀感不同之外,流水纹、桃花等肌理特征一应俱全。除了寿山石部分品种之外,巴林、昌化等名石均可在老挝找到“孪 生兄弟”。
这些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老挝石石头本身的品质,从颜色看,红色系为主,极品的红很正,大部分色淡;石质看,感觉跟四大名 石的精品比还是差点。应该更适合 把玩。总之,对市场上的石头冲击会比较大,特别是寿山和巴林,因为老挝石和这两者相似的地方比较多。老挝石的色系是比较单调的,红色系为主,像青田、昌 化、巴林和寿山颜色品种都异常丰富,青田淡雅的青绿色、昌化高雅的朱砂紫,都是他所缺少的。更不要说昌化和巴林的鸡血了,目前还罕有有竞争力的替代。
不过彭汉蒙则告诉记者,从最近藏家的反映来看,部分老挝石也出现了褪色等现象。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老挝石市场价格的继续走高。对此,广东省观赏石协会 副 会长谢佑才对记者分析,因为老挝石分山料和水料两种,山料在开采前处于封闭环境中,其温度压力都处在恒定状态,因而,石料内部分子结构相对比较稳定。但开 采出来后,石料进入全开放的空间,原来的温度和压力都发生了改变,使得石料分子结构慢慢脱水。“估计褪色的现象就是因为脱水而引起的。”
谢佑才说,在矿石里边,脱水是很普遍的自然现象,不仅是老挝石会出现,和田玉、黄龙玉、金丝玉及其它矿物晶体都有可能发生同类现象。
行业▷▶激发市场活力
据业内人士透露,最高峰时期,有数千国内商家到老挝上游产地“扫货”。而近几年,流入国内印石市场的老挝石料已多达数千吨。
在这些长得像四大名石“孪生兄弟”的外来石头大举进军中国的时候,对国内的印石市场行情也带来了冲击。“初时大家不知道它的真实身份,所以一直是以寿山 石、青田石的价格来跟商家交易。但后来,其真实身份被识破,价格也因此被腰斩。”前述那位在文德路经营印石的店家对记者说,被打回原形后,老挝以价低质优 的特点开始正式进入中国印石市场的主战场与传统四大名石争红斗艳。由于大量的老挝石改变了市场原来的供求关系,因而,国内优质印石资源的价格也一定程度上 被其大幅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