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前夕突击“整形” 苏大维格并购标的成色存疑
令人费解的是,既然如此重要,华日升为何要剥离这两家原料公司?公告对此并未给出解释。有投行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出于稳定性的考虑,对主业有重要影响的上游业务,倾向于打包收购。”该人士分析,剥离上游业务可能是因为上游公司盈利能力偏弱,也不排除是为了更好地操控交易价格,便于调节母公司利润。
与“瘦身”相比,华日升的分立策略更加奇巧。2015年11月6日,华日升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关于分立的议案,分立存续后的华日升主营业务为反光材料及反光制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分立后新设的建金科技主营业务为高效能照明研发生产及销售。而苏大维格停牌筹划重组的日期是2015年11月16日。
华日升分立的玄妙之处在于债务转移与资产腾挪。实施分立后,反光材料业务的资产及相应负债由华日升承担,剩余资产及负债由建金科技承担。从披露信息看,建金科技承担了约1.9亿元的银行债务,至于其分得哪些资产则无从知晓。草案披露,除建金科技已经清偿的债务外,其他华日升分立至建金科技的债务已经获得相关债权人的同意,华日升无需就该等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如今看来,剥离资产及分立,应是华日升为资产证券化实施的组合拳。
盈利能力悬疑
上证报记者查询发现,华日升业绩猛增的奥秘在于“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控制:2015年“三费”合计为5696.79万元,比2014年的7330.5万元下降1633万元,促成了利润水平的抬升。华日升的实际盈利能力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分立后的华日升焕然一新,其中最抢眼的是2015年度合并报表净利润几乎翻番,当年实现净利润3060万元,而2014年该数字仅为1611万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日升2014年营业收入为32473万元,2015年下滑为31413万元。这意味着,在营业收入略降的情况下,华日升净利润却出现激增。
华日升营收与利润的背离,是由于毛利率大幅提升了吗?从资料看,2015年和2014年,华日升主营业务成本变化不大,毛利率分别是29.84%和29.20%。上证报记者查询发现,华日升业绩猛增的奥秘在于“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控制:2015年“三费”合计为5696.79万元,比2014年的7330.5万元下降1633万元,促成了利润水平的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