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财富股票

重组上市监管趋严 改道现金收购案例频出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2016-07-20 19:56:21
  纵观近期股份收购改现金收购的案例,上市公司经常提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提高资产购买事项的效率,尽快完成资产收购”。

  对此,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有些上市公司在资产收购中,尤其是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VR、影视等行业的跨界并购时,放弃发行股份而采用现金收购也有“绕开”监管之嫌。

  某券商机构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不仅针对互联网金融,就是对一些传统金融业态的资产,在相关并购案例(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审核中,监管部门的态度确实也更为严格了。而如果采用现金收购,只要交易双方达成一致,其成功的概率要远高于发行股份收购。

  典型案例如法尔胜(11.400, -0.11, -0.96%)。去年9月,法尔胜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同为中植系旗下的华中租赁及摩山保理100%股权,但该方案去年底未能获得证监会通过。今年3月31日,法尔胜对被否方案进行修改,将曾是监管部门问询重点的并购标的华中租赁删除,同时将收购摩山保理的方式更改为现金支付,交易对价12亿元。不过,深交所还是发出了重组问询函,要求法尔胜解释重组方案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及合理性。

  现金收购依然难避问询

  虽然现金收购可以绕开证监会的审核,但要是对交易所的问询难以作答,则可能还将招致进一步的监管。因此,上市公司将收购资产的方式由发行股份改为现金支付,并不意味着后面的路就一定平坦,有时也会遭遇失败。

  今年3月28日,华塑控股公告称:“所筹划重大事项为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互联网金融服务类资产。”但5月23日,华塑控股发布的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中,支付方式更改为现金收购,拟以14.28亿元的现金收购和创未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同时将和创未来的业务属性修改为“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务”。

  具体来看,和创未来设立于2014年4月,是一家专业为大学生提供分期消费及小额现金贷款信息服务的互联网金融信息中介机构,其针对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分期消费需求,打造了“优分期”大学生信用消费平台。

  华塑控股表示,此次交易的资金中,除自有资金外,还将以8.5%的年化利率向中江信托借款6亿元。公开资料显示,14.28亿元的收购价格是华塑控股2015年底总资产5.68亿元的2.51倍。对这样的巨额支出,华塑控股为何放弃发行股份而选择全现金收购,立刻遭到质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