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社会镜像      中产平台  
 
法治热点  反贪防腐
依法治假  见义勇为
创业就业 薪酬社保 消费住房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医药安全
婚姻家庭 教育文化 养老休闲
统计分析 法规政策 财金 行业地方
能源矿产 进出口  三农 土地海洋
科 技  国 企  民企 企业家富豪榜
股 票
彩 票
收 藏
你的位置:  您的位置:首 页经济三农

农民工养老:子女希望留在城市 父辈盼落叶归根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5-08-09 23:56:12

 核心阅读

  对第一代农民工而言,心里向往的还是能回到家乡安度晚年,但这个愿望并不容易实现。子女更愿意留在城市生活,无法居家照料;离乡多年,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与老家人的距离越来越大;希望回农村发挥余热,却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

  专家表示,第一代农民工视野宽、想法多,返乡创业对农村引进新技术、改变生产结构都能起很大作用,关键是政府要注重在资金、服务、培训等方面给予鼓励。

  在城里打工30多年,供几个孩子结婚生子之后,62岁的田云伟并不确定未来“能靠儿子姑娘养老”。

 

  “孩子们都成家了,但没有稳定收入,生活还得给管着点”,年过六旬还要做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在田云伟看来已经习惯了。让他发愁的是,留在山西 五台老家的妻子长年生病,还要边照顾老人边带小孙子,一旦自己干不动了,指望在城里打工的孩子们完全挑起养活几辈人的经济重担、回家照顾爹妈甚至爷爷奶 奶,很难。

  儿孙绕膝、老有所养的生活离自己还有多远?田云伟不愿多想。

  老人们要回去,年轻人要出来

  正在北京某工地打工的陈师傅感慨,除了每年春节、农忙时节偶尔回家团聚、帮忙几天外,村里很少见到青年人的身影,老家的“人气儿”似乎越来越淡 了。然而,在城市闯荡了半辈子的老人在看待自己和子女的归属问题上却出现了双重标准:一方面觉得自己“回老家最好”,另一方面却“希望孩子将来留在城 市”。

  这样的想法在他眼中并不矛盾。回忆起年轻时在村里带领大伙儿一起修路的往事,陈师傅的语调抑制不住地轻快起来,明亮起来的眼神中写满了对故土难以割舍的怀念。“落叶归根”对他来说是理所当然的。

  但为了儿女的未来,陈师傅也不得不考虑这些现实:“在老家单靠种地攒不下钱”“村里学校倒了,孙子上学怎么办?”摆在这些高龄农民工眼前的状况,是回家后不但不能马上享受“天伦之乐”,还要支撑着日渐衰弱的身体继续照顾整个家庭,“操心多得比干活儿还累”。

  今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虽然我国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连年下降,但2014年21—40岁的青壮年人群比例仍达总量的53%,总人数超过1.45亿。虽然“与子女居住”仍是我国农村老人们最期盼的养老方式,但相当一部分老人“身边无子女居家养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崔宏志认为,除了经济收入因素以外,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向往、城市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与消费环境等因素也驱动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从农村流向城市,这一趋势符合城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

[1] [2] [3]  下一页

 
 友情链接:人民网  新华网  法治网   澎湃新闻  中国新闻  新京报  每日经济新闻  搜狐  国家卫健委  北青网

版权所有@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1

电话:(029)88866888转6388   E-mail:sx_szlef@163.com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06006042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 180038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