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转型升级技术工人“涨价” 6000月薪难招工
中小企业扎堆的情况,对东莞的转型升级设置了不小的难题。
春节前,东莞市收集了540多家企业的节后用工需求。统计信息显示,这些企业一共将在节后提供8.3万个空缺岗位,同比2015年的15万减少四成多。
东莞市人力资源部门分析认为,今年节后岗位数量减少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统计口径调整,月薪低于3000元的低层岗位不纳入统计;二是受到经济大环境影响,部分企业受订单等影响,用工需求减少;三是近年推进“机器换人”,弥补了企业用工不足。
而对于订单减少的企业来说,如果希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经历一轮转型升级。东莞传统以制造业为主,主要涉及领域有家具、服装、电子、玩具等行业。
据了解,东莞许多企业开始加大研发投入,部分代工电子厂商尝试转型为硬件方案提供商,也有许多代工的纺织企业,选择和电子商务合作,甚至进入高端的服装定制行业。
而在这背后,无法缺少有较高技术的人才。但是,受困于资金、成本压力,东莞大量的中小企业,却无法付出更高的薪水,招聘更高一层次的技术人才。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了一位高级技术工人曹国敏。他的年纪不到30岁,但年纪很轻就开始学习机床,技术水平较高。辞职前,曹国敏在无锡一家工厂,月薪超过7000元。考虑到东莞是工业重镇,制造业发达,他希望自己的技术能换取更为可观的工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
但在东莞的招聘会上跑了一天,曹国敏感到非常失落。因为多家东莞企业能够给出的工资都不如他在无锡时的高。“甚至有一家企业看了我的简历后表示,‘你的技术对我们来说太高了’。”
曹国敏遇到的问题,其实是东莞转型升级中问题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