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到国图看世界文豪手稿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2017-04-24 21:01:17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写下这句话的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很早便在中国流行。清末林纾评价狄更斯的作品时说,“前后关锁,起伏照应,涓滴不漏。言哀则读者哀,言喜则读者喜,至今译者啼笑间作,竟为著者作傀儡之丝矣。”将自己比喻为原作者的傀儡,可见译者对原著的崇拜。本次展览展示了狄更斯小说《尼可拉斯·尼克贝》的手稿及《大卫·科波菲尔》带原版蓝色书皮的合订本。对比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失踪的中卫》手稿会发现,学医出身的柯南·道尔手稿极其整洁,以至于很多人会误以为他的初稿就是誊写稿,而狄更斯的手稿中则有较多修改的印记。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吉尔伯特与萨利文《贡多拉船夫》
布里顿《仲夏夜之梦》


据大英图书馆文教部部长Jamie Andrews介绍,本次展览是在两馆的通力合作中应运而生,从策划、筹备到实施,两馆紧密合作,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一场文学盛宴,对于推动中英文化交流互鉴、增进两国民众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展览也是大英图书馆在中国更大的文化交流项目的一部分而且是首次活动,目的是共享知识与文化,该项目将会持续多年。此次展出的两百多件藏品都将实现数字化,在官方网站供读者浏览,并提供中英双方专家的赏析解读。

为了配合此次展览,国家图书馆还策划了一系列相关活动。4月20日,国图公开课举办了主题为“跨越时空的交响:中英文学对话”特别活动,邀请中英两国国家图书馆馆长接受访谈,清华大学教授王宁发表中英文学作品互译与影响的主题演讲。4月21日展览正式开幕后,两馆的领导及业务专家将举行中英两国图书馆业务交流活动,并举办“英国文学在中国”主题沙龙,邀请中英两国的英国文学领域研究专家及普通读者参与,搭建观众交流平台,丰富观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