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牛肉时隔13年将于7月重返中国市场
不过,虽然价格便宜,但进口牛肉全部是冻肉,而国产牛肉则既有冻肉也有鲜肉可供选择。但即便同样是冻肉,进口牛肉的价格也远低于国产牛肉。对此有销售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进口牛肉都是冻着海运过来的,差不多路上就要一两个月,所以不可能有鲜肉卖。”他表示,虽然冻肉无论口感还是营养都不如鲜肉,但很多顾客对此并不很在意,销售量还是很大的。“很多人是冲着低价格去的,也有很多人觉得买进口肉更安全。”至于进口牛肉是否更安全,卖肉人表示自己也搞不清。聚焦
便宜的美国牛肉将带来哪些影响
大量进口牛肉涌入对中国本土牛肉的影响也开始显现。“大量涌进来的便宜牛肉拉低了中国的牛肉价格。”这是很多多年经营牛肉的商贩最直接的感受。一方面,大量进口牛肉丰富了市场,牛肉不再那么紧俏,价格自然松动;另一方面则是在进口牛肉的低价格面前,国产牛肉不得不适当降低价格。
面对价格更为便宜的美国牛肉,中国牛肉的养殖成本甚至比美国牛肉的市场售价还要高,那么未来中国本土牛肉会遭遇多大的麻烦?
科尔沁牛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本土牛肉供应商之一,公司董事长李和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美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牛肉出产国,但放开美国牛肉的进口其实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并没有想象那么大。首先他认为,中国牛肉市场近几年已经迎来了好几个世界级牛肉大国的进口高潮,无论澳大利亚还是巴西牛肉,都没对中国牛肉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所以美国牛肉的到来也没那么可怕。
中国养的牛到底多不多?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不一样。有人说多,因为根据农业部的统计,我国存栏牛达到4000多万头,这一数字比澳大利亚的2400多万头还多了不少。但是按照中国人口折算,其实中国的养牛数远远不足,形成了巨大的供应缺口。李和认为中国的牛肉整体来说还属于供应短缺的状态,因此可以容纳更多的进口牛肉。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牛肉的需求量还会越来越大。他举例说,目前一个美国人的年均牛肉消耗量是50公斤,而中国平均仅为5公斤。“养牛规模不可能一下就快速涨上来,所以增大牛肉进口是必要的补充。”
李和认为,中国养牛业确实也应该借助美国牛进来的这个时机好好“补补课”,因为中国养牛业虽然规模大但确实不够强。他甚至用“沦陷”这个词来描述中国的养牛业的萎缩,但他也指出,其实欧美国家都经历过养牛业的低谷期,这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结果。“毕竟养牛需要大量的土地,但其繁殖慢、饲养周期长的特点又决定了养牛的效益有限,因此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养牛业的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