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牛肉时隔13年将于7月重返中国市场
不过,随着中国对越来越多养牛大国打开进口牛肉的大门,真正受冲击最大的并不是中国的养牛业,而是走私冻牛肉。近年来,通过走私渠道进入中国的牛肉数量惊人,其实也是冲击中国本土牛肉的最大因素之一。目前从国外走私到中国的牛肉基本都是冻肉形式,他们在国内的售价大约在40元/公斤。之前之所以走私猖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价格优势。但如果美国牛肉进来后,其正规渠道进口的价格可能也就是这个价格甚至还要低,那么走私牛肉的生存空间就会被大幅挤压。从这个角度说,走私牛肉未来受美国牛肉的冲击可能比中国本土牛肉还要大,甚至反而对于中国牛肉是个利好。
关注
美国牛肉价格为什么比中国低那么多?
人们更关注的一点在于,为什么美国的牛肉价格会比中国低那么多。原因自然是美国养牛成本明显低于中国,但这其中的原因在哪里?
规模化饲养减少了牛均成本是重要原因。目前国内的肉牛大多数还是散养在农户家中,每户几头牛的饲养方式大大提升了饲养成本。而在国外养牛发达国家的牧场中,上千头牛只需几个人管理的模式非常普遍,美国甚至有28人养25万头牛的规模化牧场,成本自然降低。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大规模养殖肯定是中国养牛业的主要形态,但这其中涉及土地流转等很多现实问题。
除了规模化饲养降低成本外,科尔沁牛业董事长李和还提到了饲料成本问题,“这可能是个容易被忽略掉的因素,但非常重要。”他以牛的主要饲料玉米举例,美国种植玉米的成本大约每吨折合人民币800元,而中国农户种植的玉米成本高达2400元。“如果靠买农民种植的玉米养牛成本就太高了,所以在饲料种植方面也必须实现规模化,即打通整个养牛业的产业链才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他介绍,科尔沁曾试点了集约化玉米种植,已经能够做到每亩的成本650元左右。“如果实现亩产750公斤玉米,饲料成本就不比美国高了!”
因此他认为,解决国内牛肉成本高的原因,一方面要加大肉牛养殖的规模化,另一方面要打通从牧草和饲料种植到肉牛养殖再到后端牛肉加工、销售的整条产业链,有效降低全过程的成本,才能与养牛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