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食品作物交流史
番薯:福建巡抚怕被忽悠
番薯最有影响力的路线是先从美洲传入西欧,再到菲律宾,再到中国福建长乐。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后,马上就掀起了殖民的高潮,所有的美洲作物都是先传入西欧的。
番薯就被西班牙人带到了菲律宾。番薯非常适合在菲律宾种,反而在西欧不太适合。只有土豆才能适应欧洲,像番薯、玉米,都不适合欧洲的气候。
热带气候让番薯非常高产,一年产个上千斤没有问题,立马解决了粮食问题,非常受当地土著人的喜欢。菲律宾有很多华侨,华侨陈振龙一看番薯在当地种得又好又多,想起老家福建,穷山恶水,大家都吃不饱,就把番薯偷偷带回国,因为当时西班牙当局禁止将物种带出关。
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是一个监生,他进谏福建巡抚金学曾说明番薯的种种好处。金学曾怕被忽悠,于是自己试种了一下,发现亩产很高,吃得饱,就下令在福建全省推广。明代的时候,在福建番薯极大缓解了温饱的问题。
南瓜:畲族的“旁肯”,英语的“pumpkin”
今天很多人都不知道南瓜是外来的。比如福建地区的畲族流传着一个创始神话,故事里绘声绘色地描述畲族祖先的来源——竟然是从南瓜里面蹦出来的。在畲族的方言里,南瓜叫“旁肯”,跟英语的“pumpkin”发音几乎一样。这说明创始神话完全是后人虚构的一个故事,同时也说明南瓜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的民族。
南瓜源起于美洲。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南瓜被引进到欧洲,之后葡萄牙人到达印度,在东南亚建立殖民地。因为南瓜可长时间储存,葡萄牙人就带着南瓜远洋航行到中国,南瓜很可能就先从广东、福建的口岸登陆中国。